兰抵不住诱惑去当了蟹宴的短工,赚了好些钱,还被沈舟诚看到在磨洋工,沈舟诚看在王二叔的份上,倒也没说什么。
占了沈家好些便宜,唐兰不免有些心虚气短,这两年下来,虽然起先心理不太愿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村里的变化,她对沈舟诚改观了,人家在村里的事业,的确做得风生水起,是个值得让人夸耀的好后生。
最开始,村里有些人嘲笑她眼神不好,白白错过了一个好女婿,唐兰心里还有些不认,甚至希望沈舟诚倒霉破产,过得不好,比自己现在的女婿差,她一直感到愤愤不平和没面子,容不得别人在自己面前提沈舟诚。
然而当她听到对方今年卖小龙虾大闸蟹,尤其是秋蟹宴时候的场景,那一对对大闸蟹上百的卖出去,对方那个月起码赚了几十万,还有他今年的高旅游收益……
对方和自家的差别,已经拉大到了天堑的地步,明白相距甚远再也赶不上后后,唐兰倒反而看开了。
之前是不甘心在作祟,现在沈舟诚已经远远把村里其他人抛在后面之后,唐兰的不甘心意外消失了,她突然明白了,事已至此,实在是没必要跟沈舟诚把关系搞僵。
她丈夫还跟沈舟诚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沈舟诚也是个念旧恩的,他们家跟沈家做个关系还不错的远亲近邻,把对方当个表侄看待,照样能得到不少好处。
沈舟诚抱着熟睡的小狐狸在王二叔家坐了个把小时,喝了点茶,然后就提着唐兰回给他的一袋子糖和饼干回去了。
唐兰发现自己以前对沈舟诚冷嘲热讽的,今年突然变殷勤了,对方也没有出言讽刺她,照样礼礼貌貌的跟她说话,心里觉得很舒服。
在吃饭的难得当着自家人的面,把沈舟诚夸了一遍,“其实这沈家小子,性格还挺不错的,做事又踏实,人还聪明,是咱村里最有出息的,当初就是他成绩最好……”
她丈夫和小女儿王芳芳纷纷点头说是,而同桌吃饭的另一个大女儿王苗苗心里就不舒坦了,她看着自己母亲笑眯眯夸沈舟诚的模样,心里一阵恼怒。
如果不是当年她妈瞎闹,说不定……说不定她现在嫁的人就是沈舟诚呢?
光是去年卖个大闸蟹都有几十万,那他这一年肯定赚了很多钱,要是自己嫁给他,早就是了小地主富婆太太,每天在家吃喝玩乐养养猫,哪用得着做家务伺候臭男人。
而且,沈舟诚的脸和身材还长得那么好……
“妈,沈舟诚是不是还没结婚啊?有物件了吗?”
“还没呢,听说相亲也没怎么去,他奶奶去年年初还急,忙着找人给介绍物件,后来天天跟着人跳广场舞,也不怎么操心这事儿。”
“那他自己不着急吗?”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急着结婚,人天天带着只小狐狸在村里转悠呢,可宝贝那只漂亮的白狐,还给亲手喂东西,那小白狐吃的东西,可都是些好东西,村里还有些人说笑话,说他被这只小狐狸精迷住了。”
“这种村里人的笑话,哪里能当真的,就一个宠物狐狸,城里人也有什么猫奴狗奴的。”王苗苗想起来刚刚见到的那只小白狐,那只小白狐长得好不好看,她没注意到,她注意到了对方雪白的一身毛皮,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狐狸毛,看起来就贵重。
听人说别人愿意花几千上万去买沈舟诚怀里的那只小白狐呢。
那么漂亮的狐狸毛,用在衣服上肯定也好看。
王苗苗因为和丈夫又大吵了一架,过年才躲回了娘家,她对自己丈夫的好感早已消失殆尽,只觉得他是个一事无成的废物。
她在心里把自己丈夫和沈舟诚对比过一通后,又蓦地想起沈舟诚二十六七了,也还不急着婚嫁,说不定是心里有个人。以前那些言情小说不都是这样写的,痴情俊美的男二,愿意守着女主回头,终生不娶……
王苗苗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她忍不住的对着家人说了出口,“你们说沈舟诚二十六七了还不结婚,会不会是在等着我啊?”
正在喝茶的王芳芳一口把嘴里的茶全都喷了出去,咳嗽了半天,赶紧跑去洗手间清理衣服,她实在是不想留在客厅里听她姐的奇葩猜测。
就连唐兰听见她女儿说出这句话,也用一种一言难尽的眼神扫了扫自家女儿的模样,披头散发,一身臃肿的棉衣,模样在他们村里吧,还算好,去外面就是个普通女孩,还已婚了的。
人家沈舟诚现在有钱长得又好看,什么漂亮女孩子找不到,还等她……亏得她好意思说出这种话。
“你啊,别乱七八糟想太多,嫁人了就好好跟自己的丈夫过日子,大小姐脾气少点,人家的亲戚嘴多你别听他的就是了,当耳旁风啊。”
王苗苗心有不甘,说不定这个猜测就是对的呢,富豪的红玫瑰她当不上,乡下穷小子的白月光还是够格的吧。
王苗苗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她想万一这事是真的呢?
第二天,她故意守在沈舟诚上山的路上堵他,想要把话问清楚,沈舟诚抱着小狐狸有些意外的被她拦住,问她什么事。
小狐狸刚刚被它强行逼着刷了牙,正不开心呢,缩在他怀里成一团。
王苗苗的眼睛扫过那只白狐的身体,心想那毛皮果然上佳,要是沈舟诚真对她痴恋已久,就让他把这只狐狸送给她做一件皮草大衣,一定看起来很昂贵。
“沈舟诚,你,我说……要是当年我妈不阻止的话,这时我们已经成为夫妻了吧……”
沈舟诚没想到王苗苗居然会对他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他摇了摇头,“应该不可能,盲婚哑嫁、父母包办,这些早已经成为了被淘汰的过去式,咱们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当然要选择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王苗苗震惊的睁大了眼睛,“你不喜欢我?”
“……我们俩这十来年间似乎没说过几句话,哪来的喜欢,差不多是个陌生人,王苗苗,你今天也不该拦着我说这些话,我走了。”
沈舟诚抱着小狐狸绕过她离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他不想跟王苗苗说太多,被人看到了闹闲话。
王苗苗看着他毫不犹豫离开的背影,脸上一阵青一阵红,为自己的自作多情感到羞愧。
第69章 计步
清泉村的这一个新年过得比往常更加热闹, 不少人都感觉到了变化, 尤其是在外地打工回来的人感触最深, 以前一回家,那些留在村里的叔叔伯伯总要抱怨几句生活困苦, 现在却较少听见了,招待客人的果盘点心,也比以前提高了档次。
去年村里来了不少游客, 只要心思活络,嘴巴子利索的,大多借着这点东风, 赚了不少的钱。
赚了钱后,日子就没那么紧巴巴的, 甚至很有盼头。有些回来的人见到了村里的变化, 胆子大点的, 直接下了决心在村里发展,村南边有一户姓廖的, 就决定在村里养羊。
然而大部分返乡者, 还是决定继续去大城市里打工,毕竟, 去外面才能赚大钱的观念, 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
白色的竹鼠白雪来到青碧山的竹林子后, 秋冬时节让一只母鼠怀了孕,生下了三个小竹鼠,这三个小竹鼠中, 非常叫人意外,有两只都遗传到了白雪的毛色。
沈舟诚把这个讯息通知给了唐吉云,唐吉云在电话那头激动不已,一个劲儿的感叹吹嘘自家的白雪基因有多么多么强大,居然还能搞出两只白色的幼鼠。
“那两只幼鼠情况怎么样,有问题吗?我家白雪为免也太厉害了吧哈哈哈……”=本=作=品=由=思=兔=在=线=阅=读=网=友=整=理=上=传=
“没有问题,两只鼠都很健康。”沈舟诚心想自己得到这只白色竹鼠,本来就是白捡的,算是承了唐吉云的情,这次的两只白色的幼鼠,他打算送还一只给唐吉云。
唐吉云听了可高兴了,忙不迭就要赶过来亲自把竹鼠接回去,他过来的时候,还给带了一笼子乌骨鸡,送给了沈舟诚,说是自己朋友送的良种,养大了这乌鸡口味绝佳。
那乌骨鸡黑不溜秋的,光从颜色上看,倒是也还看不出长大了后味道会怎么样,然而小狐狸对所有的鸡都十分热衷,那群乌鸡崽子散养在竹林子里后,小狐狸时不时就要去看看它们的生长情况。
它小小的一个白团子,躲在一个石头背后,两只后腿站在地上,小爪子按在石头上,尖尖的小耳朵从石头上冒出来,有节奏的摇着小尾巴,目不转睛盯着前面啄地上菜叶子的鸡崽子们。
又有一串鸡群走过来了,小狐狸黑亮的小眼睛睁的更大。
沈舟诚从它后面窜了出来,把石头边上的小白团子提到了手上,“该回家了。”
听见沈舟诚的声音,小白团才意犹未尽收回自己的视线,利落无比跳上了沈舟诚的肩膀,趴在对方肩膀上蹭了一蹭。
沈舟诚摸了摸它的头,去鸡群里挑了只养了半年多的鸡回去,小狐狸在井边守着他杀了鸡,沈舟诚去冰箱里找出新买的一袋子甜栗,把鸡肉切好,油盐酱醋也准备好,穿上一件白色的围裙,打算做一道板栗烧鸡。
小狐狸守在他的腿边,焦急的绕着他的腿部转了好几个圈,一阵阵香气从头顶上传来,小鼻子实在是忍受不了,蹭蹭蹭爬上对方的肩膀,伸长小脑袋去看锅里的景象。
那一锅鲜香的鸡肉正是对狐狸最致命的诱惑。
沈舟诚一边翻炒,还一边注意揪它背后的小尾巴,免得这只狐狸也要摔进锅里,让这锅板栗烧鸡最终变成了板栗烧狐狸。
一锅菜里若是有鸡肉又有狐狸肉,说不清还能起个雅名,例如狐狸给鸡拜年,或者狐狸给鸡送甜栗之类的……
倒上最后的酱料,酱汁浇在鸡肉上,发出了一股吸引人的浓香,沈舟诚也情不自禁的揉了揉自己的鼻子,小狐狸就更别说了,就差口水流了沈舟诚满肩膀。
他们家放养的鸡肉,本身就肉质细嫩,甜味十足,紧致的鸡肉一点都不柴,鲜香可口,无论是用什么做法,都是一道美味绝伦的佳肴。
而那个甜栗是沈舟诚在县城一家著名的粽子店买的,那家粽子店开了十来年,之所以远近闻名,就是因为他家那粽子里的板栗香甜无比,如果不是沈舟诚靠脸买,人家卖粽子的大婶还不定愿意腾出点新鲜栗子卖给他。
板栗香气和鸡肉香气混合在一起,锅里焦黄色的鸡肉覆盖上一层香料,嫩黄色的甜栗点缀在其间,在翻炒的过程中,栗子的甜香也早已融进了鸡肉里,带给鸡肉别样的魅力。
沈舟诚夹了一筷子,自己先尝了一口,味道上佳,赶在小狐狸的耐心告罄前,喂了它一块,让这个小家伙先解解馋。
他把鸡肉舀出来,放入一个有盖的瓷碗里注入灵气保鲜,带着这碗鸡肉和小狐狸回了房间。
把鸡肉放在桌子上,拍了拍小白团子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