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去我家住两日可好?”
“好啊。”小孩不假思索道,“猴哥、虎子和小狼也可以去吗?”
谢琅“你去,我留下照顾它们。”
小孩脸色微变。
“怎么了?”卫青故意问,“你不是很喜欢仲卿爷爷吗?”
小孩扭头盯着谢琅,让谢琅开口。
“住两天我就去接你。”谢琅道,“在你仲卿爷爷家就和在咱们自己家一样。”
小七脱口道“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卫青故意问。
小七想也没想就说“没有三爷。”
卫青乐了,“你三爷去,你就去?”
小孩点一下头,担心卫青给他下套,连忙说“三爷不去我不去。”
“那咱们把你仲卿爷爷送到城门外再回来?”谢琅道,“跟我一起去吗?骑驴。”
小孩点头,只要不是让他一人跟着他仲卿爷爷回去,他都行。
谢琅勾头看一眼门口的阴影,“快晌午了。现在做饭?”
“随便做点。”卫青说着话站起来,“我帮你烧火。”
卫青很少一个人过来。那时谢琅想多做点,顾及到刘彻的八名侍卫也没法做。今天只有他们仨,谢琅从江山图里弄一堆生蚝,收拾干净,叫卫青盯着炭火烤生蚝,他蒸一盘虾,一盘鱼,又做三碗银鱼蒸蛋,和一碟炒死面饼。
菜端到堂屋,卫青长叹一口气,笑道“临走前多来几次,我估计到长城外就想回来。”
“那你争取早点找到匈奴,早点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就能早点回来了。”谢琅道。
卫青拿着箸的手僵了一下,抬头看向谢琅,“你觉得我此行能达到目的吗?”
“吃过饭我给你算一卦?”谢琅道,“或者你自己卜一挂?”
第95章 胡说八道
卫青摇了摇头,“你说过,结果是可以改变的。不准不如不算。”
“你的陛下也能这样想就好了。”谢琅感慨道。
卫青:“我和陛下不一样。陛下信命,我更信自己。”
“我也是。”谢琅递给他一个生蚝,“这个要趁热吃。本来放一些蒜更美味。但蒜味太重,我就没放。凑合著吃吧。”
菜虽简单,但食材即便是刘彻,也很难吃到新鲜的。到他嘴里变成了凑合,卫青忍不住笑道,“不是普通的凑合。”
“是非常凑合。”小七开口道。
卫青看他一眼,“你以后就知道是不是非常凑合了。”
“为什么啊?”小孩不懂。
卫青:“你太小,我现在说你也不能理解。等你像,像谢广那么大,我不讲你也能懂。”
“我三爷也这样说。”
卫青点头,“你三爷说得对。”
“好吧。”小孩摇头晃脑夹一根面饼,“仲卿爷爷,你还没吃过搅子吧。你下次来买点肉,叫我三爷给你做搅子吃。我家的鸡留着下蛋,不可以再杀了。”
卫青:“什么东西?”
“搅子,就是搅开了吃的搅子汤。”
卫青不信,“搅子汤?还有这种吃食?”
“对啊。我三爷用鸡肉做的,可好吃了。我吃满满一大碗。”小七比划一下自家的陶碗。
卫青还想问,见谢琅脸上露出苦笑,立刻猜到不对,“我走之前争取来一趟。”
“你要去哪儿啊?”
谢琅:“小七,还让不让你仲卿爷爷吃饭了?”
“那,那吃过饭再说。”小孩吃过饭把这事忘了。
谢琅牵着驴,叫小七跟他一起送卫青,小七误以为卫青说的走是回家,特别兴奋的跑到外面就嚷嚷,“我不要骑驴,我要骑马。”
“过来。”卫青冲他伸出手,“我抱你上去。”
小七立刻扑向卫青。
卫青把他送上去,翻身上马。
谢琅眉头微皱,“仲卿,你的两只脚怎么耷拉在外面?”
“哪个?”卫青低头看过去,“就是这样。你没骑过马?”
谢琅骑过几次,“不把脚固定在马身体两侧,跑起来的时候不舒服吧。”
“你要我绑起来?”卫长试探道。
谢琅摇了摇头,“不是。你的马鞍做长一点,垂到你的脚边,在这里搞一个套,你的脚穿在套里,跑起来腿就不会乱晃了。同别人交手,身体也不会——”
“等等,等等,我想想。”谢琅说的太抽象,卫青下马在地上画出来,眼中一亮,“三郎,是不是——”
“三郎,干什么去?”
卫青险些呛着,养蚕里的人真不是一般的烦。
“大嫂,有事?”谢琅扭头问。
孙芳走过来:“我听村里人说,你打算把小七送去王公子,是真的?”
“假的。”小七趴在马背上大声说。
孙芳吓一跳,“那,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去?”
“去城里。”小孩接道。
孙芳转向谢琅,“还是要去。”
“离明年还早。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谢琅锁上门,翻身到驴背上,“仲卿,咱们走吧。”
孙芳连忙跟上去,“走了还回来吧?”
谢琅叹气,“我们家猴哥、虎子和小狼还在屋里呢。”
孙芳眼角余光留意到他家的牛还在外面拴着,放心下来,“天不早了,你们到城里就回来吧。”
“知道,知道。”谢琅冲卫青是个眼色,“路上说。”
卫青翻身上马,出了养蚕里才问,“这就是你大哥后来娶的那个?”
“是的。”坐在卫青前面的小七点一下脑袋。
卫青不习惯,险些被他吓掉下去,“我在同你三爷讲话,你别插嘴,只管听便是。”
“你怎么和孟达爷爷一样啊。”小孩扭头冲卫青哼一声,就冲谢琅伸手,“三爷,我不要骑马。”
谢琅板起脸,“给我老实会儿!”
小孩连忙把手放下,老老实实坐好。
“图什么啊你。”卫青瞥一眼小孩,就转向谢琅,等着他回答。
谢琅:“我这个嫂子人不错,帮我干活从不藏私。大概太珍惜现在的日子,村里有点风吹草动都能把她吓得不知所措。估计又听村里的女人瞎胡说了,刚才才那么紧张。”
“你们村的女人都是闲的。”
谢琅笑道:“忙也不耽误她们叨叨。夏天收麦子的时候,天那么热,割一天麦子回来,换我赶紧回家洗澡,她们能在路口聊到月上中天。”
“哪来那么多话。”卫青奇怪。
谢琅:“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呗。”
“对!”小七点一下头,“我家做一次肉,她们可以说三天。厉害吧?仲卿爷爷。”
谢琅不禁转向他,“你怎么知道?”
“我听到过。”小七抬头看一眼卫青,见卫青没有开口的打算,才敢继续说,“还说咱家的钱都要被咱们吃完了。三爷,咱家还有钱吧?”
谢琅点头,“有啊。还是你跟我说的,钱罐子里还有半罐子。”
小孩想起来了,“那,那我们到城里可以买只鸡吗?”
卫青险些笑喷,“不怕她们说了?”
“不怕。等我三爷做好,我要拿着大鸡腿去她们面前吃。”小七转向谢琅,“三爷,我聪明吧。”
谢琅很好奇,“你跟谁学的?”
“谢广。”小七脱口而出。
谢琅:“什么时候?”
“在学堂里。我和谢广叔说她们又说三爷,谢广叔教我的。”小七说出来,面露不安,“不可以这样做吗?”⌒思⌒兔⌒在⌒线⌒阅⌒读⌒
卫青摸摸他的脑袋,“可以。小七真聪明。”瞥一眼谢琅,你教的吧。
“以前和你说过,我姑来那次。”谢琅提醒他。
卫青想起来了,“到城里我给你买两只鸡。明天吃一只,后天吃一只。”
“谢谢仲卿爷爷。”小七顿时乐得见牙不见眼。
卫青摇头失笑,“三郎,你刚才说的那东西,我觉得可行。”
“那你就做个试试。那东西我没仔细研究过,也不常用。”谢琅道,“帮不上你什么忙。”
卫青好奇,“你平时出去都骑驴?”
“坐车或者船。”谢琅很想说飞,担心把卫青吓晕过去,就补充道,“那边水路比这边方便。”
卫青不疑有他,“我回去就禀告陛下?”
“随便你。”谢琅笑道,“不过,他若觉得好用,认为我故意拖到现在才说,你可要帮我劝劝他。”
卫青点头,“我知道。小七,别乱动。”
“屁股不舒服。”小孩皱眉道。
卫青:“第一次骑马都这样。多骑几次习惯就好了。”
“可是我家没有马啊。”小孩脱口而出。
谢琅接道:“赶明儿把牛卖了,给你买头小驴。咱俩骑着驴去城里。”
“好啊。”小孩急忙问,“明天?”
谢琅不答反问,“明天还吃不吃鸡?”
小孩顿时犯难了,想吃又想去城里,“那,那就过几天吧。”
“牛卖了,你用驴耕地?”卫青忍不住问。
谢琅点头,“我家的牛上了年纪,今年不卖,明年也得卖。”
今年是卫青认识谢琅的第四个年头,不算以前他家的牛也有四岁了,“你一定要牵去城里卖。不可以私下卖掉。”
“我知道。”谢琅笑道,“我可是个遵纪守法的好里长。”
卫青相信谢琅,但他怕谢琅懒省事,走到一半就把牛卖了,“我见你家猪圈空着,不打算养猪?”
“太麻烦。一天喂三顿,少一顿能哼唧到半夜。”谢琅道,“现在村里养猪的多,小七的姑姑和我表叔家也养了几头猪,到年底猪肉价肯定会变动。我打算养几头羊,拴桑树林里,天黑把它们牵回来就行了。”
小七忍不住说,“我会放羊,不会喂猪。”
“是的,你会。养羊你可以帮我一把。农忙的时候,弄一点豆秸或者红薯藤给它们吃就行了。”谢琅道。
小七:“我们什么时候买羊啊?”
“回来就买。”同卫青到城里,谢琅收下他送小七的两只鸡,就载着小七回去。
到家门口谢琅吓得险些从驴身上摔下来。
“你们在这里干什么?”谢琅抱着小七下来,就问聚在他门口的大人小孩。
“三郎,你回来了?还有两只鸡?你去城里买鸡啊。”
“我仲卿爷爷买的。”小七从谢琅身上滑下来,就仰着头对众人说,“我们明天吃一只,后天吃一只,不给你们吃。”瞪一眼众人,抓住谢琅的手,“三爷,开门。”
谢琅开启门,放小孩进去,笑看着众人,“担心我一去不回?”
“没有,没有,是你门口凉快,我们在这边乘凉。”
三月底四月初,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不冷不热,说来他家门口闻从院里飘出来的桂花香,都比说乘凉令人信服。
“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谢琅把驴牵进去,就把门关上。
谢大郎的妻子孙芳忍不住开口,“我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