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事上凤相倒也不无辜,皇上一直在给靖王物色男妃,年前那次大宴百官家眷就是这个意思,有这个心思的大人们自然带着各家适龄的青年才俊们赴宴,当时凤相带来的就是这个精致绝美,把满宫嫔妃都比了下去的小公子。
圣上见了之后龙心大悦,隔天就跟凤相暗示了,凤相受宠若惊表示一定好好栽培调/教,谁知圣旨下发没几日,老头一路跪来了御书房,说自己的儿子跑了。
皇帝终于发完火,心知还用得着这老东西,沉声吩咐高晋:
“把那老东西弄醒,戌时奉天门犒军,让他打起精神给朕做事!”
“是!”高公公赶紧起身出去,让小太监们把晕厥过去的凤相送太医院去,并交代等人弄醒了要怎么说怎么说,务必让凤相深感皇恩浩荡,万死不辞。
小太监们忙不迭去了,高晋又走回来,皇帝问:“宋星亦可有讯息传来?”
宋星亦是麒麟卫副指挥使,凤相来请罪后,皇帝就派他出去寻人,赐婚的旨意已下,靖王妃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至于其后如何发落……皇帝一想到就脑门子青筋直跳。
依他的性子,真是想拉出去砍了,可靖王妃封号已下,名册都入了玉牒,一旦死了,靖王三年内便不能另娶,要是不杀,又难消心头之恨,更何况,皇家哪里肯要一个有二心的媳妇!
千百年来,从未有人敢逃皇家的婚,晟玄宗想找个前例出来依样处置都找不着!
皇帝咬牙切齿着,高公公又低声回答:“宋副指挥使还没有讯息。”
“都是不中用的!申时之前寻不回凤十一,让宋星亦自己领板子去!”
皇帝说着起身甩袖,“摆驾凤鸾宫,朕去看看皇后。”
————
京城之外,官道绵延三十里杳无人烟。
一直到道路的尽头,才可看到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三千英武玉姿的御林禁军林立在道旁,个个披甲持枪。
太子秦冕和宁王秦齐端坐在马上,身后跟着一队近侍和数列宦官,他们目视着前方的队伍正缓缓行来,不约而同摒住了呼吸。
三十万军马连绵数十里,从高处看去首尾竟像是一条笔直的虹练,远处旌旗密布,黑底的旗面上金色的“晟”字迎风招展,下面绣着金色龙纹,行动间如同黑色鎏金的云彩。
当先一匹枣红骏马气势雄浑,马上之人身着金甲,银盔覆面,只余一双漆黑深沉如同寒潭的眼。
他的身后是黑压压的看不到边际的队伍,无数刚毅的面孔尤带着杀戮未退的血寒之气,刀枪剑戟寒光熠熠,肃杀和冰冷弥漫着天穹地野。
大晟朝浴血奋战的三十万将士,在靖王秦殊的率领下载誉归来。
秦齐勒着马缰的手一松,率先跳下马背,不等枣红骏马近前,他已经奔跑着迎了上去:“三哥!”
骏马长嘶一声,长蹄扬空。
“嘿!疾光!”秦齐向马儿打招呼,抱着它的头,跟那骏马头脸相蹭了好一会,仰头朗声对马背上的人笑道,“三哥你可回来了!”
太子秦冕打马上前,对秦齐低斥了一声:“八弟,不得失礼!”
秦齐却满不在乎道:“我在三哥面前不稀得端那些礼节!”
秦冕看向对面马背上的人,眸光深邃:“三哥此去南征,一路辛苦,父皇命本宫和八弟前来相迎!林宪,宣旨!”
一个宦官出列,取出一卷金黄丝帛,靖王秦殊的眸光始终冷然如水,波澜不起,他翻身下马,半跪在地,身后响起“呼啦啦”的盔甲摩攃,武器落地的声音,在这开阔的官道上竟叠出累累回音,震得那宣旨的宦官身躯一颤,好半晌才开始宣读起来。
直到秦殊接旨,太子才翻身下马,秦殊依然跪着,清冽的声音徐徐开口:“参见太子殿下。”
“三哥请起,”秦冕弯身,缓缓扶起秦殊,“你我兄弟不拘这些礼节,父皇在神武门设宴犒赏三军,你先带三千人入城,随我去复命。”
太子言辞间恳切又亲热,靖王却只淡淡回了一个字:“是。”
秦齐这时跳了过来一把抱住秦殊:“三哥你可回来了!我想死你啦哈哈哈!”
秦殊的双目流泻出一丝柔和,看着秦齐刚想说些什么,前方却忽然传来喧哗声,再一细听,竟是有几个人边哭喊着边往这里跑。
“唰——”最前列的禁军们齐齐端起长/枪戒备。
几个皇子都循声看了过去。
官道已经封了路,但这里是京都通往云城和苏城的分叉口,道旁的田野里有许多岔路,那几个人也不知是从哪条岔路里跑出来的,看上去是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却一个个抱着头疯狂地在田野间窜跳着,一边大喊救命,一边呜哇哇地哭嚎。
路边每隔五步便有一个禁军守卫,有几个禁军立刻就往那边走去要驱赶这几个人,刚跨出没几步,禁军们都急急退了回来,并且大喊道:“保护殿下!”
禁军们呼啦一下都围了过来,连后面的远征军都蠢蠢欲动,四周的空气瞬间紧张了起来,太子和宁王都吃了一惊,只有靖王十分镇定:
“先别慌,那只是马蜂窝,点上火把,把马蜂赶走就行!”
众人定睛看去,只见远处的天空里忽然出现一大团黑压压的东西,正在往这个方向飞过来,它所经过的地方像是乌云逐渐覆盖,在下方投下巨大的阴影。
太子有些迟疑,似乎是不太相信靖王的判断,而宁王则瞪大了眼,不可思议地喊:“三哥,你确定那个是马蜂窝?”
秦殊声音淡然:“确定。”
“可……可那个马蜂窝,它比辆马车还大啊!”
第67章
铺天盖地的马蜂裹挟着闷雷般的嗡嗡嗡随着那几个大汉跑过来离得越来越近, 马儿比人敏锐, 已经躁动了起来, 喷著白气,尥起蹶子, 焦躁不安地在原地跺着脚。
“救命啊!救命啊!啊啊啊啊!”
那几个人犹如脱了轨的火车头在田野里横冲直撞,而无论他们怎么跑怎么逃马蜂都如影随形不饶不休,忽然其中一个人脚步不稳一头栽了下去, 另外几个都被依次绊倒, 马蜂群像小山一样压下去,远处的草地上只能看到几个人形的物体满地滚,那密密麻麻的马蜂看的人头皮发炸。
杀猪般的嚎叫回荡在空荡的田野上, 一众禁军个个脸颊抽[dòng],脊背发麻。
“点火把, 快点火把!速速救人!”太子在重重守卫中急声下令。
禁军统领犯难:“殿下,我们没有带火把。”
青天白日, 这支禁军任务明确, 是来迎接靖王入城,形同仪仗,哪里会背上火把。
倒是远征军的将士人人都带着火把, 表示愿意借给禁军用。
禁军统领凌骁客气地对前锋将军宇文朔笑道:
“久闻远征军能征善战,以一敌百, 不若让我等见识一下。”
前锋将军宇文朔更加客气地对禁军统领凌骁笑道:
“术业有专攻, 这赶马蜂还是你们禁军更拿手。”
麻买了个皮, 来自川南蜀地的大统领心里暗骂, 狗屁的术业有专攻,我们禁军又不是专门打马蜂的!
瞅你那损色儿,来自辽东的前锋将军撇了撇嘴,想忽悠我们去招马蜂,当我们是虎逼么!
禁军是天子近卫,太子是未来储君,自然和太子亲近,远征军是靖王嫡系,双方长期以来面和心不和,彼此心中暗哼一声,各自扭过头去。
凌骁一声令下,数支火把渐次点燃,晕黄的火光在炽热的骄阳掩映下很有些黯淡,数十个禁军擎着火把跑上前,挥动着想赶走马蜂,想把那几个嗷嗷嚎叫的大汉救出来。
谁知那群马蜂一点不怕火,海浪一般向着禁军扑面袭来,哪怕被火燎到了也依然前赴后继,很快的,那些禁军们也开始嗷嗷叫,更多的禁军加入进去,要把自己的同伴救出来。
一时间田野上奔逃的奔逃,叫骂的叫骂,哭喊的哭喊,竟不亚于一场如火如荼的战斗。%本%作%品%由%思%兔%在%线%阅%读%网%友%整%理%上%传%
凌骁赶紧道:“太子殿下,靖王宁王,这马蜂颇为凶悍,三位殿下还请先回城!万不可被马蜂伤到!”
这种东西可比刺客还要命,防不胜防,要是蛰到了哪位主子,凌骁可担待不起。
靖王身形不动,只注视着前方,若有所思。
太子犹豫了一下,见靖王矗立不动,也只得硬着头皮:
“前方还有百姓被困,本宫岂能就此离去?”
宁王则是看得津津有味:“那是什么马蜂,战斗力这么强悍?从来只听过飞蛾扑火,原来马蜂也这样烈性吗!”
靖王戴着银盔,看不见表情,只有一双眼睛越发深邃。
宇文朔低声道:“王爷,这群马蜂有古怪,便是把方圆百里的马蜂全聚集起来,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再说哪有马蜂不怕火,怕是有什么阴谋……”
“无妨,那些马蜂是盯着先前那几个人在蛰,只要不去招惹它们,它们是不会过来的,”靖王沉吟道,“至于古怪,这马蜂怕是有人饲养,听从指挥的,不像是冲着我们来的……再看一看。”
就在这时,远处却忽然响起少年清脆的声音,一边唱着童谣一边大笑: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大眼睛,黄肚皮,一飞飞到花丛中,看见坏蛋冲冲冲!冲呀冲!哈哈哈!”
那清亮亮的嗓音好像山间的瀑布击打在冰凉的石块上,在这三伏天里让燥热中的人听得灵台都一片清明。
随着那声音越来越近,前方的田野里出现了一道鲜亮的红色身影,一蹦一跳,像是欢快的鸟儿。
靖王的视力极佳,他一眼就看到那少年高高的马尾摆荡跳跃,乌黑的头发下是一张在艳阳下笑得红彤彤的脸。
秦殊的瞳孔缩了缩。
那小少年长得眉目如画,精雕玉琢一般,一边笑着跑一边还在拍手,像是那志怪书里写的,从天而降的小仙童。
“小蜜蜂,嗡嗡嗡……看见坏蛋冲冲冲,冲呀冲!”
他一路念着歌,甚是活泼淘气,自然也十分玉雪可爱。
“哪来的小孩儿?”宁王好奇地问。
“王爷小心!这小孩有古怪!”宇文朔挡在靖王面前,不过靖王比他高出一些,还是能将前方的情景尽收眼底。
“保护太子殿下!”凌骁长剑出鞘,也横身在太子面前。
这少年自然是十一,他原是追着韩统等人而来,忽然看到田野上多出许多人,再一看那些人居然都举着火把,不由大怒:
“你们这些坏人!不许烧我的小蜜蜂!”
他叉着腰,发出一声如同哨响般的鸣叫,那些蜜蜂像是听懂他的指挥,一行行一列列,如同训练有素的军队齐齐退了开,远远地飞走了。
几十个禁军人人都顶着满头满脸的包,一个个惨不忍睹,他们目眦欲裂地瞪着罪魁祸首,其中的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