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无他,因为斯皮尔伯格本就是好莱坞最擅长拍摄儿童题材电影,也拍的最好的导演,哪怕不是儿童题材的电影,在他的影片里,儿童也一直都是最重要最美好的存在,而当威廉提出邀请的时候,斯皮尔伯格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这位好莱坞最著名的犹太导演亲口说:“我爱死《哈利波特》了,而且我也好久都没拍过以儿童为主角的电影了,合作?当然没问题!”
为了拍《哈利波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甚至将他和汤姆·汉克斯共同制作的电视电影《兄弟连》的准备工作都暂时放下,或完全教给汉克斯处理了。
斯皮尔伯格兼任了影片的导演和制片人职务,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去,他不仅多次飞去英国考察拍摄地点,还亲自参与到了J·K·罗琳的剧本改编工作中,给从未当过电影编剧的罗琳很多宝贵的经验指导,两人关系一度非常融洽,直到因为选角,才起了一点矛盾。
口头上说的是“想要全部演员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伦音”,但真正原因大概是爱国的J·K·罗琳坚持要全部的英国演员班底,威尔洛特与罗琳早有过类似约定,加上《哈利波特》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大热的系列书籍,于是演员海选活动轰轰烈烈的在英国各个城市开始了,哈利、赫敏、罗恩铁三角每个角色的报名都超过了一万,尤其是哈利·波特,几乎吸引了英国所有有适龄男孩家庭的目光。
斯皮尔伯格一开始是无所谓的态度,只要演员符合角色形象,他不介意优先选择英国国籍的演员,就这样,大批的配角演员最先被敲定了,不过等到选主角扮演者的时候,斯皮尔伯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让海利·乔·奥斯蒙特演哈利·波特。
斯皮尔伯格看中奥斯蒙特,很大一部分应该是出于演技的考虑,毕竟《哈利波特》是系列小说,根据罗琳的写作进度五年之内很有可能是至少要连续拍上三部的,主角演技好不好,对系列电影影响太大了,而海利·乔·奥斯蒙特也的确是当代童星里的佼佼者,并且和斯皮尔伯格缘分很深,他演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在《阿甘正传》里饰演汤姆·汉克斯的儿子,天真可爱的阿甘儿子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第二部电影《妈咪也疯狂》里展现出了不低的喜剧天赋,前阵子上映的灵异惊悚片《第六感》奥斯蒙特和布鲁斯·威利斯对戏,更是贡献出了惊人的演技,而且1988年出生的奥斯蒙特今年正好十一岁,和《魔法石》里哈利·波特的年纪也对的上。
除了J·K·罗琳和英国人,大概全世界都会同意奥斯蒙特演哈利·波特吧,罗琳提出了多个反对意见,她怀疑奥斯蒙特能不能演好哈利·波特,斯皮尔伯格说已经在好莱坞主演了多部票房热卖电影的奥斯蒙特再怎么样,也比海选出的那些可能根本没有表演经验的英国儿童强,然后用奥斯蒙特过去主演的电影,以及对方表演《魔法石》情节的一盘试镜录影带举例。
说实在的,奥斯蒙特的试镜的确无可挑剔,小小年纪的他演技已经十分娴熟,单论这盘试镜录影的话,比起他几个从海选中脱颖而出的候选人,比如连姆·艾肯、弗莱迪·海默和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都要好,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硬伤的,一是少了点浑然天成的自然,二是美国口音。
然后罗琳便拿着口音这点提出反对,她说在一片英伦音中加上一道美国腔会很突兀不协调,不过斯皮尔伯格也说了,奥斯蒙特年纪还小,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是最容易被塑造的,只要几个月的培训,学会另一种腔调并不难,而且虽然海利·乔·奥斯蒙特的口音不足,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坚信演技可以征服一切。
于是对峙就又陷入进了僵局,罗琳和斯皮尔伯格互不相让,几乎要形成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局面了。
幸好威廉翻出了当初威尔洛特和罗琳签订的合约,并来回传话说情,事情才迎来了转机——在这份几年前签订的合约里,明明白白的写着小说改编电影时,应最大限度的满足罗琳女士电影要全部英国演员班底的要求,不过如果得到威尔洛特、导演、制片、编剧的多数肯定,也可以改选其他国籍演员。
突然想起自己几年前还签过这么一份合同,半是懊恼半是说不清楚复杂滋味的J·K·罗琳态度终于松动,开始同意演员人选要选个最合适的,而不是非要坚持用英国演员了。
在其他人看来,这已经是罗琳快要点头同意奥斯蒙特出演哈利·波特的预兆了——从剧组开始海选演员,到奥斯蒙特试镜,再到斯皮尔伯格和罗琳起争执,意见恢复一致,已经过去几个月的时间了,这简直是个漫长的谈判和斗争的过程。
但是,就在斯皮尔伯格心情愉快的打电话给奥斯蒙特的父母及经纪人,告诉对方这个好讯息的时候,却被对方告知:两个月前,因为受不了漫长又不确定的等待,美国最赤手可热的童星海利·乔·奥斯蒙特的父母,已经为对方接了一部叫做《战火遗孤》的二战题材电影,电影将于2000年春天开始在波兰开拍。
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拍摄计划,就是从1999年的圣诞开始,将所有小演员集中在伦敦培训几个月时间,然后在2000年春天开拍,冬天之前完成拍摄。时间表刚好和《战火遗孤》撞档期了。
“《战火遗孤》那边能不能推迟到2000年的秋天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为自己的粗口道歉后,问道。
海利·乔·奥斯蒙特的经纪人遗憾的回答说:“不行,剧组说影片拍摄需要用到波兰的民居甚至是二战遗址,这些都是跟当地提前打过招呼的,不可能再更改时间了。斯皮尔伯格先生,难道《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拍摄时间就不能更改一下吗?”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看向威廉。
威廉举着手里的拍摄计划对他摇了摇头。
《战火遗孤》是小成本电影,拍摄资金不过七百来万美元,而且因为要跨境拍摄的缘故,早就在美国、波兰相关政府机构备了案,档期是不可能更改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呢,从电影筹备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断花钱,眼看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主演,要将拍摄档期往后推迟几个月,别说那些已经签了合约的配角演员们不会同意,就连每天都在燃烧的预算资金也不可能同意。
斯皮尔伯格无奈只能对海利·乔·奥斯蒙特说了以后有机会再合作,他结束通话表情时的模样简直生无可恋。
威廉觉得或许是曾经合作过的感情因素,斯皮尔伯格将奥斯蒙特看的太重要了,这对其他候选者有点不太公平:“难道其他小演员里就没有合适的吗,史蒂文?”
如果奥斯蒙特能够出演《魔法石》,但威尔洛特和罗琳因为国籍因素拒绝对方的话,斯皮尔伯格说不定真的会辞导这部自己很喜爱的电影,因为奥斯蒙特真的是他心目中唯一的主角人选,但是现在因为不可更改的档期原因,奥斯蒙特无法出演了,斯皮尔伯格心里再失望,也只能打起精神,考虑起其他候选小演员来:“连姆·艾肯很优秀,六岁就有百老汇舞台经验,在和茱莉亚·罗伯茨合作的《真爱童心》里表演也很出色,弗莱迪·海默也不错,我问过他之前拍的两部电影的导演,都说他是个非常有灵气的童星,虽然年纪有点小,92年出生,但是对于《哈利波特》这种没准要拍很多年的系列电影来说或许是个优势。”
说完这些话,斯皮尔伯格看向威廉:“你的意见呢,威尔?他们两个谁更合适?”
“没有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谁?哦,是那个伦敦的蓝眼睛小男孩儿啊,他的表演经验太少了,似乎还没演过一部电影?虽然试镜录影带里看起来是很纯真可爱,但我还是想做更保险的选择,艾肯和海默的表演经验甚至镜头感都比他好。”
“其实小丹尼尔演过一部电影,在他五岁的时候,狄更斯小说改编的《大卫·科波菲尔》,匈牙利导演彼得·梅达克拍的,不过因为影片太长,一直没有院线肯上映,直到今年才被BBC买走,制作成了三集的迷你剧准备在圣诞期间放映。”威廉举起不知什么时候被他拿在手里的一盘录影带,展示给斯皮尔伯格看:“而我,通过一些途径提前拿到了这部电视电影的带子,要和我一起看看吗?”*思*兔*网*文*档*共*享*与*在*线*阅*读*
斯皮尔伯格知道威廉肯定不会无的放矢,所以他没有拒绝。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在《大卫·科波菲尔》里扮演主角的童年时代,所以威廉和斯皮尔伯格他们只是看到主角大卫开始成长的时候就结束了放映,当荧幕回归黑暗的时候,斯皮尔伯格几乎是用惊喜的语气对威廉说:“大卫·科波菲尔这个角色和哈利·波特太像了!”
“同样一生下来就成为孤儿,从小忍受苛待和折磨,在苦难的环境里长大,但一直勇敢、细心、正义、乐观,依靠自己和朋友们的帮助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取得远超他自己想象的成就——”威廉接道。哈利·波特会成长为一位英雄,而大卫·科波菲尔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因为《大卫·科波菲尔》本来就是狄更斯的半自传小说,狄更斯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我收回之前对小丹尼不公正的评价——如果他能演好大卫·科波菲尔,那么他也能演好哈利·波特。”斯皮尔伯格的表情已经变成了兴奋。
威廉对着斯皮尔伯格点头微笑。斯皮尔伯格还在念叨要不要飞去伦敦一趟,亲自看看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以及其他小演员,而威廉想的却是:‘虽然小丹尼尔以后会长残,但现在史蒂文你心心念念小海利以后可是会残的更厉害,长大之后彻底Flop,从电影主角跌到演小配角打酱油,甚至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演起了中年大叔……而小丹尼尔五官至少是不错的,就是个子太矮了,不知道从明年开始,天天找人催他喝牛奶有没有用?’
……
人们对个体的死亡讳莫如深,却热衷于讨论世界末日的学说。
1999年,是十六世纪的法国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预言的世界将在这时结束的年份,1970年代,日本人五岛勉根据《诸世纪》重新推算出世界末日是1999年,没多久,这一预言就传遍了世界,并在世纪末的这一年如火如荼的蔓延开来。
虽然人们都知道世界不可能在二零零年的第一声钟声敲响的时候就彻底毁灭,但“世界末日”这种已经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的预言传说(算上玛雅人的那个),还是能让普通人有时会忍不住浮现一丝恐慌担忧的情绪,去想万一世界末日真的来了怎么办,以及它会是什么样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股潮流影响,或是人们终于意识到,新千年就要到来,不在这最后的一年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