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一万两没有白花,按照这本医书上的方子配置出来的药丸,目前看来都十分有效,希望这个补心丸,会起到作用。
“多谢了。”卫晗说道,从衣袖中拿出一张最大面额的万两银票,递给容漾,容漾没有拒绝,坦然地接受下来。
卫晗看他态度大方自然,心里也很舒坦,要是那种执意不收钱的人,他反而害怕,这人想要从他身上求到更多。
看着卫晗离去的背影,捧书兴奋的声音在容漾耳边响起:“少爷,这位卫世子可真是太大方了,一出手就是一万两,他要咱们的方子干什么?会不会他是骗少爷的,之后也会开医馆抢我们的生意?”
容漾淡然回道:“他堂堂镇国公世子,怎么会用这种小手段骗方子,他要求这本医书,不过是多求一个指望。”
“什么指望?少爷你都给我说糊涂了。”捧书心想,谁的指望这么贵。
容漾没有回答,他心里明镜似的,自从清平医馆的药丸备受好评之后,容漾就已经料到太子一方的人也许会找上门来,若论这个世界上谁对名医的出现最为敏[gǎn],那肯定就是这位体弱多病的太子了。
所以容漾事先准备好了这本医书,虽然他不能肯定一定会有人找上门,但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
至于补心丸的方子也不是什么巧合,容漾早就暗中查探过这位太子的病,周k的病,实际上就是心疾,这补心丸虽然不能保他长命百岁,可是让他活到五六十岁平安诞育后代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比莽撞的惠郡王周裎和自作聪明的穆郡王周裕,太子周k虽然因为身体原因,名声不显,可根据容漾的几次查探,倒是一个真君子,聪慧温和,这样的人,虽成为不了一位雄主,但不跑偏当一个明君还是可以的。
至于容漾为什么拿出一本医书,而没有伪装名医上门,很简单,在古代,服务皇家的神医风险可是很大的,他的这本医书拿出来,既能救下周k的命,也能让嘉和帝和周k领这个人情,还能把自己摘出来,可谓一举多得。
卫晗拿了药方之后就一去不返,这件事情看似没有了下文,然而不到一年,翰林院的一位侍读年老致仕,慕恒这位新科状元,越过一众竞争对手,成功上位,升到从五品。又过了一年,恰逢乡试之年,慕恒再次得到美差,成为乡试主考官,出差回来,次年再度升职,升任正五品的吏部郎中。
看到这一连串的任命,瞎子都能看出嘉和帝对这位农家状元的偏爱,要知道六部之中,吏部的权利可是很大的,慕恒虽然调离了翰林院,但却前途无量。
*
三年后,又逢科举之年。
叶瑾行去年终于得以参加乡试,以不错的成绩考中举人,为了参加会试,他也早早地就带着林新和一同上京赶考。
自从六年前那出事故之后,林新和与叶瑾行的关系就大不如前,加上祝氏每天的锉磨,现在的林新和看上去着实憔悴,不复以往的容色。
这几年林新和跟叶瑾行共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女儿都被婆婆把持,不仅如此,祝氏为了在儿子那里,彻底盖过儿媳妇的地位,还给叶瑾行纳了一房良妾,良妾的地位可不是当初的芽儿能比的。
林新和每日和这房妾室明争暗斗,也花费了不少心血。
这些年,他也看明白了,叶瑾行虽然对他有些感情,可是叶瑾行本质上却是个自私冷漠的人,祝氏给他塞妾室,他是不会为了妻子而反对的,更何况这个妻子,还是一个害他六年不能科举的人。
不论他怎么弥补,在叶瑾行和祝氏那里,他都是一个犯过错的人,他们还没有休了他,他就应该感激不尽。
林新和心里的苦楚,真是难以言表。
这次能够跟着叶瑾行上京,还是他小意求了叶瑾行好久,才终于让叶瑾行松口,帮他说了几句好话,让他得以离开祝氏那个恶婆婆。
只是祝氏也不是吃素的,叶瑾行带上林新和可以,但也要带上那位小妾才行。
这一路上,看着叶瑾行和那位小妾暗地里眉来眼去,林新和恨得牙根痒痒,恨不能上去撕烂小妾的那张脸。
他们到京城的时间,比容漾那年还早,总算租到了一处狭窄的小院,小院共有三个房间,叶瑾行和小厮一间房,林新和与他的小侍一间房,一年前,林新和以芽儿年龄太大为由,把芽儿配给了家里的长工,不得不说,芽儿长了一张安全的脸,使得这么多年,叶瑾行一直没有把她收房。
之后,林新和又拿自己嫁妆田的租金,买了一个新的小侍,如果容漾知道的话,一定会感叹,这个林新和,真是个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个努力让自己活得舒服的人。
这小院,只有两间整房,剩下的半间是灶房,小妾和一个粗使婆子一起住半间,十分狭窄。
住在这样的小院落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林新和与这小妾每天都要吵几架,争端不断,让临阵磨枪的叶瑾行烦不胜烦,第一次觉得,他当年因觉得林氏是个妥当人而娶他,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妻子真的能为他掌好后院,让他再无后顾之忧吗?
自从六年前,这个疑问就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让他心旌摇曳。
来到京城,见识到京城的繁华,再看自己身边苍老粗俗的妻子,叶瑾行心头总有种说不上来的烦躁。
尤其是,他听同乡的举子说,比他早中了六年进士的慕恒,现在已经成为吏部郎中,风光无限,而他因为晚考试六年,可能要屈居慕恒下位,心里更加不舒坦。
六年前那件事情,虽然顾四当时不作计较,可谁知他有没有恨上他,会不会给他使绊子,也许当年告发他的文秀才,正是受了顾四指使。而那顾四现在可是吏部的官员,也许会影响到他选官。每每想到这里,叶瑾行就心乱如麻,不知如何应对。
这一日,叶瑾行刚刚参加完一场文会,就看到在拐角处,一个一身贵气的男子站在马车旁,对他含笑示意。
叶瑾行心头一跳,终究没有离开,而是按照男子的示意,跟着他上了马车。
这位爱招揽举子的男人,不用说,正是这几年不太如意的穆郡王周裕。
周裕这几年过得不好,他敏[gǎn]地察觉到,嘉和帝对他日渐冷淡,他以为嘉和帝是看中了周裎,于是百般找周裎的麻烦,去年还用一件贪污案,扳倒了周裎底下的不少人,结果周裎反手一击,揭发他手下的几个文官以权谋私,把这些人下了大狱。
因为他和周裎互相争斗,折损了不少人马,周裕心情实在很差。
更让他倍感不安的是,他的手下,打听到太子妃卫氏,疑似有了身孕,肚子里的胎儿可能已经有三个月大。
如果太子妃此番能够生下健康的男胎,那就算是太子不中用了,嘉和帝也可以选择册立太孙!
周裕从未想过,那个深居简出、虚弱不堪的太子不仅一直没有病逝,竟还让太子妃怀孕了。
这件事情是周裕万万不能接受的,可是东宫防御森严,他竟完全下不了手。
他现在只能祈祷,这一胎是女婴,而那个日渐老迈的嘉和帝活不了太久。
这次他亲自出来招揽举子,希望可以提前投资,补充他麾下的折损。而这个叶瑾行,出身农家,身后无依无靠,中进士的希望很大,自然是周裕下手的好人选。
按照叶瑾行本来的想法,他并不想被某位王爷拉拢,毕竟这其中的风险很大,可是他的被害妄想症很重,最近总觉得慕恒会借机报复他,现在看到穆郡王的招揽,他的心里不禁蠢蠢欲动。
如果有穆郡王庇佑,慕恒肯定动不了他,相反他却甚至能去打击慕恒,以报六年前那场对质的屈辱。而若是穆郡王真的有机会荣登大宝,那他也必定会青云直上,压倒那个一直踩在让他身上的惠文先生!
想到这里,叶瑾行终于下定决心。
*
御书房。
嘉和帝突然问道:“周裕今年还去招揽举子吗?”∫本∫作∫品∫由∫思∫兔∫在∫线∫阅∫读∫网∫友∫整∫理∫上∫传∫
太监总领吴公公头埋得很低:“听说,这次穆郡王十分谦和,亲自找上了那些背景干净的举人。”
“哦。”嘉和帝意味不明地应了一声。
“那个顾惠文在吏部做得如何?”嘉和帝突然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吴公公低眉顺眼地回道:“听说顾大人十分能干,连吏部尚书李大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能让李修赞不绝口的人,可真少见。”嘉和帝淡淡说道:“既然他和太子有些缘分,朕就给他动动位子。”
这句话吴公公没有回答,他知道嘉和帝也不需要他的回答,但从这句话里,吴公公已经看出嘉和帝的意图,一向在东宫养病的太子恐怕要正式入朝了。
自从五年前得到那张药方,皇上就命令太医院院令即刻研究,在其肯定了药方的价值之后,又找人试药,现在太子已经吃了将近五年的补心丸,身体虽然仍不比正常人康健,可处理政务已经无碍,更何况,太子妃已经身怀有孕,吴公公深知,这才是嘉和帝高兴的地方,就算太子妃这一胎生不出男孩,却能证明太子,并不像太医之前诊断的那样,不能诞育后嗣!
吴公公垂下眼睑,这朝堂的风向,马上就要变了。
第一百零九章
叶瑾行的才学确实不错, 虽然他自觉殿试中表现得太过紧张, 没有发挥出自己百分百的水平, 但成绩下来,还是中了二甲进士。
能考中进士改换门庭自然让他十分喜悦,可是他没想到, 按照他的才学,竟然没有取中庶吉士留在清贵的翰林院,而是被安排到了大理寺, 成为正七品的大理寺评事。
对比那些外放出京做县官的同期,他已经十分幸运, 但对比那些能留在翰林院的人, 他却难免心有不甘。
除此之外,那一天鬼使神差地答应了穆郡王的招揽,回过神来,叶瑾行总觉得有些不安,虽然现在看来, 穆郡王依旧有很大的机率能够即位, 可一旦穆郡王失败,他也会跟着万劫不复。
可是那天他已经答应了穆郡王, 便再也没有反悔的权利, 若是他反悔, 穆郡王收拾他还不是轻而易举。
叶瑾行本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私底下和穆郡王往来,可是穆郡王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本朝中进士之后有三个月的探亲假, 等叶瑾行回乡将父母接过来正式到大理寺述职之后,穆郡王立刻就让他麾下大理寺的官员对他表现出一副自己人的态度,做实了他是穆郡王一党。
甚至于,穆郡王的人还暗示他,之所以能够留在京城,全都是因为穆郡王上下打点,要他不要忘恩负义。
事已至此,他只能寄希望於穆郡王真的有这个运道,能够成为那九五至尊。然而,他刚走马上任才一天,就听说了一个因为他回乡探亲而错过的噩耗,那就是太子周k已经正式入朝,太子妃卫氏已经怀有六个多月的身孕。
叶瑾行这才明白,为什么刚刚别人看到他和穆郡王的人在一起时,脸上的表情那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