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型的高层住宅快销更划算一些。能买小别墅的人毕竟还少,就算建了,走货量很慢,根本无法快速回款。”
“现在帝都范围内最便宜的别墅多少钱?”童彤忽然发问。
林安悦答道:“没有个二百来万,那都不叫别墅。”
“那你们想过两三年之后,正经的别墅会卖到多少钱么?”童彤继续问。
“按照这几年的市场行情,两三年后,别墅顶多能多卖个几十万?而且还有可能会跌吧。有钱人毕竟还是很少的。二三百万的别墅不上不下,老百姓买不起,真正有钱人也看不上。”段老板对房地产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而且是从福利分房那个时代过来的,总觉得房价现在已经很贵,在原材料和地价都没有大变化的时候,建筑产品涨涨跌跌才符合市场规律。
“那么如果将来,z策不允许做1.0以下的住宅,帝都范围内容积率上调,鼓励多盖高层解决人民群众刚性居住需求,别墅产品则变得越来越稀缺呢?卖地的收益给各地财政带来明显的增幅,资本闻风而入的炒作,房地产带动了上下产业链条……地价再不会像今天这样便宜。甚至国际形势变化,比如钢铁等原材料上涨,以前不起眼的建筑材料也随着工程专案爆炸式增长而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您这低成本低容积的地反而会变得与众不同,越发宜居抢手。”
童彤随便将环帝都XX城在后世的推广说辞搬出来,理念就足够新颖而震撼,“关键点在起步区能不能引爆市场。光靠一个持有型的酒店显然是无法撬动整个大盘的,也不会为地价带来更强的增长。县城甚至是省里的领导不会甘心只开发一个酒店一片住宅或厂房,他们也希望地价能涨的快,吸引更多开发商介入,带动上下游产业,财政收入才能进入良性回圈。”
有那么一瞬间,段老板觉得何连天与那位王老师的说辞格外相近,站在常人无法想到的高点,充满了前瞻性,不是只做房地产开发个酒店住宅区,而是希望能够真的汇入产业,用房地产作为支柱或驱动力,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感觉有点听不太懂,何总,您能说的再简单一点么?拿了地之后还干不干酒店?”段老板其实并不是真听不懂,而是更关注这事该怎么走出第一步。无论未来多么美妙,眼下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荒地。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没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前期成本投入,根本看不到成果。再说开发商又不是做慈善的,肯定是有利可图才能下本。
“国家不会随便定义支柱产业,房地产应该就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林安悦已经想通了,而且在C大以及林家往来的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更容易理解制定z策的那些人的思路,这么多年林家一直是跟着z策走,做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大趋势的事,从未失手,“我也觉得这地一定要拿。那么何大哥,接下来你建议怎么做这个专案呢?”
“我建议是请国内外知名的策划公司,针对这地块及周边城镇做产业规划,实打实哪怕研究结论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发展起来,也一定要有依据,看起来像那个样子。然后是选一家境外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做地块的大规划。比照米国或欧洲那种卫星城的格局,做主题小镇。酒店只是小镇最初的起步区里的一个小专案而已。配套设施如医院、学校和居住区都是大产业规划里先导区容纳人口涌入的地方。
居住区的售楼处,并不是临建,而是永久会所和社群商业,不仅是居住人群的配套服务设施,还是整个区域产业规划的展示场所。”
童彤将当年参观XX城专案的心得体会以及后世的一些大盘营销手法说出来,“如果只是北三县那种睡城,卖地盖高层,夜晚和周末才有消费,对当地z府只是卖地那一锤子买卖,未来的税收和产业根本发展不起来。如果我们一开始准备充足,手里弹药多,画的大饼足够新颖科学,有产业规划有高阶人群的引入,给本地z府一定的信心和期待,就能在后续开发过程中占尽主动。”
“可是如果想引入主题小镇高阶居住的概念,开发别墅区,真正的别墅用地容积率都在0.5以下,售价高回款慢……”林安悦从专业角度上分析,有些为难道,“而且真正让人觉得上档次的别墅,能比肩帝都国际机场那边的,每一栋楼的造价可不便宜。这边连机场都没有,离着CBD又有点远,反正我是不会买。”
段老板也迟疑道:“是啊,之前我一直也犹豫,这么偏的地方就算造出别墅,太贵的卖的慢,1.0容积率盖板楼比县城能好到哪里去,生活居住各种不方便,忽悠谁来买呢?”
童彤微微一笑:“如果那么容易就想到破题的方法,这大片地不早就被别人圈走了么?段总、林大小姐,你们真想听我说么?接下来的点子可要收费了哦。”
林安悦爽快道:“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还怕我们给不起钱听课?”
第41章 41哪来的钱
童彤要赚的可不是“讲课”这点钱, 他要实现的目标是用自己多年投资的经验,给专案找低成本的大钱。而最开始吸引段老板或者资方的方式,是要说明这专案盖出来的房子究竟能卖给谁, 能否真的快销快周转。所有资本都看中钱生钱的速度,如果能列出足够证据让资本相信投入产出高回报,钱就不是问题,地也可以不止圈这一处。童彤印象中那个环帝都XX城的大盘名号可是遍布大七环沿线, 将帝都东南西北都包围住了。
“既然林大小姐发话, 我就不再藏私。先回答建房子卖给谁的问题。”童彤有感而发进行客户描摹道, “真有钱的人的确不会瞧上这地方。但是有一批人,钱不够买传统意义的大别墅,也不想在城里住一辈子高楼大厦鸽子笼。他们追求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平时又因为工作和儿女教育不得不住城里,周末则开车去第二居所、体验田园牧歌短暂渡假。这些人会喜欢有天有地的别墅或类别墅第二居所, 也希望投资的不动产能继续升值。他们都没有购买真正别墅的经验,却渴望更上一层的生活模式。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这批人是否存在, 现在哪个专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又有多少钱能去实现这个梦?”
林安悦一直在学校读书,接触的人除了自家圈子的子弟,就只有C大那些学霸同学。同学们还不是特别了解人家的家庭背景。但是一般工薪阶层家庭年收入又20~30万的已经是属于成功人士了吧。
段老板则若有所思点点头:“这样的人确实存在, 我们公司里中层管理人员, 在帝都都买了商品房, 一套二三十万的高层, 也还算繁华地段。他们年收入十万左右,努力工作攒钱三五年,全款就能买,而且现在个人可以办理房屋抵押贷款,新建的商品房起码能贷款一半。一大家子凑个十几万首付并不难。每月工资可用轻松还贷款。不过买正经别墅就有点可望不可及了。帝都国际机场附近的别墅没有三五百万下不来,南边这些降点档次的别墅也要二三百万一套呢。”
“如果是不到一百万一套有天有地的别墅呢?”﹌思﹌兔﹌网﹌文﹌档﹌共﹌享﹌与﹌在﹌线﹌阅﹌读﹌
“先不说品质如何,这个价格还是有点小贵。”段老板皱着眉头,“况且又不是帝都的地界,城里人会来买么?”
童彤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中心就定在帝都的故宫核心,大圈的直径通达帝都国际机场以及未来的T县副中心。而段老板看上的这一大片地,就在大圈外几公里的地方。而且这个区域十分靠近未来帝都第二国际机场的位置,距离冀省某经济特区也更近便。
“我说的那批人,在城里已经有了固定居所,再买房子无非是回老家置业将来养老,而退休前这三四十年肯定会考虑周末的第二居所,找交通方便的地方远离城市喧嚣,置一处别墅,古今中外并不稀奇。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好,没环境起码具备营造田园牧歌形态的基础。只要别墅足够便宜,品质又迎合了他们的心态,不是农家乐那种低端农民房形象,未来又眼见的可以有较高升值空间,他们为什么不投资兼顾享受呢?”
童彤按照记忆中XX城的卖点随便捡出一两条举例,“还记得我刚才说要从高速公路收费站之前就开口子的事情么?那不仅拉近了物理距离为居住者节省了一点点高速过路费用,也拉近了与帝都生活圈的心理距离。甚至找找门路,将临近省界的居住社群设定为与帝都一样的010开头的电话区域,让居住者与在帝都生活没有两样。无非一脚油多开几公里,却可以完全区别于北三县的高层廉价房子,体验改善的别墅生活。
至于一套房子的价格么,现在百万元听起来很高,等着规划方案做出来地拿到,各种审批手续走完,房子盖起来起码要再过一两年。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境内外资本活跃,经济上行,大家的收入连年翻番,钱也对内贬值。也许几年后,帝都那种普通的高层刚需住宅一百万都买不到了,更别提1.0容积以下稀缺的别墅。一百万买入,两三年就升值变成二百万,并不是梦。而且在一两年之后能拿得出首付五十万的人,一定比今天更多。”
何连天提出来的这些概念,既新颖又似乎能落地,段老板听得心驰神往。
林安悦却道:“这都只是猜想,毕竟是帝都之外。就算我们林家出钱投这个专案,也不可能一下子投入太多,总还要控制风险。这片地上百亩,地钱便宜也需几千万。做产业策划和规划设计,境外知名事务所的设计费也不低,没几百万搞不出像样的成果。至于首开区域,建设酒店的工程款、做样板组团也好做售楼处也罢,都是几千万的钱。这些还都是明面上看得见的投入,背后比如市政管网及一级开发那些设施费用,公关费用,所有都是钱的问题。以我父亲的谨慎,顶多能投3000万,还要分批进账,免得专案中途夭折损失过大。”
童彤也早有这个预计,知道林家不可能出更多的钱。一个成熟的大金主,绝对不会贸然大手笔闯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何况此前琼省地产业的起起伏伏多少破产的前车之鉴,帝都楼市的降价风波都还未平息,地产界正愁云惨淡之时。就算国家定义房地产为支柱产业,那也是今年8月份刚官宣,往后会是怎样的走势,谁也不敢下定论。
但童彤比别人有这个胆子,最近又天天关注各种经济指标和国内外新闻,越发与记忆中的时代吻合。资本的嗅觉向来敏锐,等着大家都醒过味挤入房地产的时候,成熟的资本早就完成了第一波积累,用往后再不可能的底价搜罗了足够的生产资料,等着水涨船高的时候择机售出,几倍利润躺着赚,后来者只是不同阶段的接盘侠而已。
大的基金,或者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