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错吧?正好,家里一人一个都尝尝味儿。”汉子嘿嘿嘿地笑着,又兴奋又激动:“白得了四个,足足二十文钱呐!”
“这么一算,刚刚沈家子弟不得亏大了!”
陈玉平摇摇头:“不能这么说,买三送一,沈家子弟买了三样吃食,十个五香茶叶蛋是里面最便宜的,或免费十文或再送十文。因着都是乡亲村邻,买三送一这事,我也没说太具体,本着回馈大伙儿,感谢旧岁对陈记吃食的热爱,新年初开张,图个红红火火的吉利,我今儿就没想着挣大伙儿的钱,大伙儿吃的高兴我也高兴。”
“好!”
“说得好!”
也不知是哪个瞎起哄,噼哩啪啦拍手大声叫好。
原就很是热闹的气氛瞬间又掀起一股缟潮。
柳桂香真心觉得,自家三弟就是个天生做生意的料,瞧瞧这话说得多好,她听着都心坎发热。
“三哥!”
陈原秋气喘吁吁的跑进院子:“店里的卤肉没剩多少了!”
话音刚落,人群顿时就炸了。
“怎么地?陈老四你不会想着把摊子上的卤肉拿镇上去卖吧?”
“我不同意啊!”
“不行,绝对不行!”
“原冬媳妇,别发愣了,快点做生意,前面的轮到你,就赶紧买,要凑热闹一会站旁边凑。”
“就没了?”陈玉平有点傻眼:“行,你来守着摊子,我去把剩下的猪肉给卤了。”
陈原冬抹了把额头的汗:“快去快去,店里的卤肉最多还能撑半个时辰,每人限量只能买三个。”
“三弟,摊子上是不是也搞限量?”柳桂香寻问着。
“不能吧!”
“我觉得可以,排了大半天的队,好不容易轮着我,没卤肉馍买了怎么办。”
“我还想着多买几个……”
“限量限量,平哥儿快搞限量,早就该这么整。”
人群里七嘴八舌,声音最大都同意限量。
陈玉平笑了:“成,限量,每人最多买三个卤肉馍,旁的吃食,也最多只能买三份。”
“我的哥嗳!你快别说话,快去张罗卤肉!”把陈原秋给急得哟。
“这就去,我走了。”
老屋里,崔元九将剩下的猪肉,全部清洗干净切成了块,就差下锅卤。
“还要不要杀只猪?这里可没剩多少猪肉。”
“不杀。”陈玉平心疼,都是银子!“你上三大爷家,有的话,就买几十斤肉,没有就算了。”
“我去看看。”
崔元九很快拎了三十斤猪肉回来。
“也是我没想周全,张嘴就说了买三送一,该更具体点。”陈玉平晃晃脑袋:“下回得长点记性。”
“我帮你记着。”顿了顿,崔元九又说:“这事你圆得很不错,至少名声是赚了。”
“也就赚了个名声。”
阿灰阿黑两只小狗在灶屋里玩追赶,或嘻闹或咬尾巴,上跳下窜,发出稚嫩的吠叫,玩得开心极了。
三个小奶娃挤窝在竹榻里,看着跑来跑去的小狗,咧着嘴咯咯咯笑,奶声奶气的跟着学咕唧咕唧,叫了会又变成了哞啊哞,然后又啊啊咿咿,说着大人听不懂的婴儿言语。
小小的狗,小小的人,也是很会制造欢乐。
而围着灶台忙碌的陈玉平和崔元九,则小声地交谈着,透着股别样的温馨。
当锅里飘出浓郁的卤香时,陈原冬扛着农具回来了。
“卤了两锅?”
“嗯,镇上店里和摊子上都不够,就把家里的猪肉卤了,又往三大爷家买了点,索性卤两锅。”
陈原冬点点头:“我去隔壁看看。”
“老幺在,他回来拿卤肉。”
“远远就听见院里的说话声,一眼望去仿佛全是人。”
崔元九笑道:“咱们家生意好。”
“中午吃南瓜焖饭怎么样?老幺带着卤肉到镇里,也该是午时,我再炖个骨头汤,今儿忙吃简单点,晚上我细细张罗。”
“我没问题。”
“都行。”
陈原冬走后,崔元九又说了句:“平哥儿做的,我都喜欢吃。”
“这话可真耳熟。”陈玉平笑他:“我就不止一次听我阿父对阿爹说。”
“大概是因为搁在心尖尖上放着。”他的眼神亮晶晶,热情而真挚。
陈玉平微垂眼帘,心口有些酥软,看到围在脚边转悠的阿灰时,旋即又笑了起来,胸膛荡起股莫名的甜意:“每次我喂骨头给阿灰阿黑时,它们都会仰着小脑瓜,黑黝黝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我。”
“我不想要骨头。”崔元九顺着杆往上爬:“我想你亲我。”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
陈玉平发现眼前的少年有了上回的亲吻后,胆子愈发大了:“亲多了,我怕你夜里睡不着。”
“临睡前平哥儿再亲我下,我不仅可以睡得着还能睡得更好更香。”
接得还真顺溜,陈玉平不敢往下接,灶屋里还有四个孩子。
阿弥陀佛。
老屋里的两个大锅都在卤猪肉。
陈玉平拿着条肉拿着个老南瓜往二哥家去,今儿这午饭就在二哥家里张罗。
这么多人,怎么着也得整出满满一锅南瓜焖饭才好。
“平哥儿你这是干什么去?你不张罗卤肉,瞎忙什么呢?”
“我都瞧得清清楚楚,摊子上也没多少卤肉,说不定还轮不到我。”
“你们没闻见?老屋飘出来的卤肉香?”
陈玉平大笑道:“放宽心,我又卤了两锅,再有小半个时辰就可以出锅,没买着,若有时间等,且先等等,别着急走,说不定一会又得重新排队。”
“走是肯定不会走,今儿我出来前就做好心理准备,一定得买着陈家吃食才回家。”
“就是!我都和家里说好了,午饭没回来别等我,买三送一多难得的机会,陈家屋前肯定得挤满了人。”
“你们真有钱。”这是纯看热闹,嘴馋眼馋心也馋,可惜钱袋子不允许,只能巴巴看着:“我看以后谁家要嫁女要娶媳妇,可以先过来瞅一眼,家底儿怎么样,瞅上几回就能探个八成清楚。”
“老哥这话说的有点意思。”
“家底厚不厚,其实没多大关系,主要是尝过平哥儿做的吃食,脑子管不住脚,就想着往陈家跑。”
“说起来我也心疼自己的钱,自打有了这陈记吃食,我就存不住钱了。”
“我媳妇本都快吃没了!”
这声嚎叫力压全场,引得哄堂大笑。
第52章
许是苦竹村陈记吃食摊前的热闹,也让太阳公公心痒痒, 它羞答答地从厚厚地层云里探出一点点。
略显灰暗的天空, 有了金色的光芒, 哪怕只是一点点, 也依旧让人兴奋不已。
“出太阳了!”
“还担心会下雨, 寻思着到时候是淋着雨排队,还是穿着蓑衣戴上斗笠排队。”
“你就不能直接回家去,都下雨了还想着吃。”
“回家?不可能回家,没买到陈记的吃食,哪有脸回家。”
“这太阳出的及时,哈哈哈哈哈。”
“今儿可真是个好日子。”
“陈家老三,出太阳了,我看呐, 光凭灶上的两锅卤肉也是远远不够,你得抓紧时间杀只猪才行。”
“平哥儿, 我会杀猪, 老手艺了!要不要我帮你杀啊。”☉本☉作☉品☉由☉思☉兔☉网☉提☉供☉线☉上☉阅☉读☉
“你们想得可真美,白吃陈家一头猪,还想着吃第二头?当心陈家夜里心疼的觉都睡不好。”
“我亲眼看见陈二爷赶着三头猪从我家屋门前经过,是相当的肥实!得有三百来斤, 估摸着还不止。”
人群里叽叽喳喳讨论起三头肥猪, 这猪也不知道咋养的,养得可真肥实,瞧着是真眼馋。
话题一转, 说起了养猪经。
庄户人家,一年攒不住几个银钱,年头养到年尾的猪,能卖多少钱是非常重要。
接着又有老农提到猪粪沤肥是真的好用,往田间地头一撒,仔细伺弄着,收成保证不会差。
如此这般又讲到了农事。
老话说三个女人抵五百只鸭子。
今儿这陈记吃食摊前,可没几个妇女,多是哥儿或汉子,还有少年与孩童,唠起磕起来,说到庄稼说到农事,场面一度有些失控,怕是五千只鸭子都没法比。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陈玉平在灶屋里张罗着午饭,竖起耳朵听了半晌,觉得这些人还挺可爱。
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真的很纯粹,像极了半大的孩子。
“卤肉卖完了。”陈原冬从外面进来,见灶里没甚火,抓起把柴禾,陈玉平瞧见,赶紧阻止他:“别塞太多柴,就得小火慢慢焖,火大了容易焦。”
“摊子上还剩什么?”
“卤猪肠也快没了,五香茶叶蛋还有点,虾酱馒头没怎么卖,腐乳也是一样。”
陈玉平透过窗户往外瞧了眼:“还有十几个人在排队。”又看了眼沙漏:“卤肉一时半会出不了锅,还得等,这样吧,记一下他们排队的序号对准人,比如草哥儿一号,巧妞儿二号,将家里的椅子凳子等搬到院里,都坐着歇歇,煮壶热茶提摊子上放着,搁一叠碗随便喝。”
“成,我这就去。”
卤肉卖完了,有些不买只凑热闹的乡亲村邻,正打算家去或下地干活。
不料,陈家竟又有了动作。
没抢着座位就赶紧抢碗倒茶水喝,多难得的机会,满院子的人,说起话来简直不要太享受,随便说点啥总有人接话。
有些离家近,颠颠儿的回了家,搬了凳子过来,手里还不忘端碗浓茶,笑得一脸得意,悠哉自在。
这下想走的人又没法走了。
茶水都烧了三壶,眼瞅着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是见这边热闹,过来凑热闹闲话家常。
太阳公公也彻底露出了圆胖胖的脸儿,温热的阳光微风轻拂,正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好光景呐!
老屋里的两锅卤肉,火候足,终于出锅了。
一锅送往陈记吃食摊,一锅送往镇上店里。
午饭是南瓜焖饭加大骨汤,也一道带上。
脚不沾地忙忙碌碌到午时末,一锅卤肉全部卖完。
收摊,吃午饭。
没买到的,这就没办法了,只能等明天。
“可真累我这胳膊啊,仿佛不是我自己的,都麻木了。”柳桂香一直奋战在前线,累出一身汗水,额角的头发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脸皮子都有些略略泛白:“幸好只有今儿这么一天。”
陈原冬心疼她:“我喂你吃饭,吃了饭,你洗个澡,下午躺床上睡会,我再给你揉揉胳膊。”
“还真得要你喂,我这胳膊没劲儿。”
“放心,我经常喂巧妞儿,这事儿熟练。”陈原冬笑,把筷子换成了勺子。
崔元九小声在问:“你呢?”
“我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