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目瞪口呆,下意识地抱紧了包袱。
“先生无需紧张,我等甚喜先生之画,仰慕先生才华,此番顺路而已,不会找先生要钱的。”
孟戚话风一转,随口问,“吾等着急赶路,没想到路上竟是这般拥堵,先生久居太京。应是知道游春会的盛况,为何也选在这一日离开京城呢?”
书生神情黯然,张了张口,终究没有说话。
这下连二皇子都看出他有难言之隐了。
可是别人不说,总不能逼着问。
墨鲤回忆着当初去求取银针的情形,锦水先生自称祖上都是医者,他自己也学过针灸,因为家道中落,为了谋生户口,只好跟着金铺匠人学了些打造金银的本事。结果反而有了一手制银针的好本事,还说楚朝风气开放,能学这些“旁门左道”,只要不公开售卖即不算匠人,到了齐朝,锦水先生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最后只能去画春。宫。
墨鲤目光落在书生身上,锦水先生正用手按着自己脚踝。
这正骨揉捏的手法……绝非粗通医术!
这便奇了,做郎中行医,怎么说都比制针匠人或春。宫画师像样。
即使不会开药方,凭这一手正骨舒筋的手法,做个正骨大夫也未尝不可。
“先生有仇家?”墨鲤脱口而出,随即他意识到自己唐突了,便致歉道,“在下随口之言,先生不要当真。”
书生的脸色变来变去,半晌低头道:“确实有些麻烦缠身,等吾上船之后,便与三位分开。萍水相逢,缘尽即止,祸福己身矣,怎好牵扯到他人?”
墨鲤沉默不言。
按照他一向的运气,城门失火是一定会烧到自己身上的,锦水先生躲也没用。
也好,不必再问,等着就行。
第173章 治生乱
时隔一月有余, 又见青江浩浩之水。
说是渡口, 却像一个小镇,客栈茶馆酒楼一应俱全。
有富庶商户去的地方,也有供卖苦力的脚伕歇息的茶摊。
一个大的粗瓷碗从桶里直接舀起茶水, 一文钱一碗,码头上扛货的壮力喝完了茶, 甩着胳膊又去忙活了。
街面不算整洁,丢弃着一些杂物碎屑。
喝粗茶的人沿着路边随地就坐,操持着天南地北口音的人来来去去。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怪味, 这是汗味、劣酒、牛马牲口、以及各种货物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这气味自然说不上好闻,很多大商行的管事都是掩着鼻子下船的。
不过码头上的人早就习惯了,他们分为好几个帮派。这种“江湖帮派”是为了混饭吃,穷苦力不想白干活,不想被那些商行欺压,便拧成一股绳, 久而久之,这种帮派就成了码头渡口盘踞的地头蛇。
官船与商船停靠的码头是不同的, 它们一东一西地分布在这座小镇的两边。
其中商船使用的西码头旁边,还有一处专门隔出的水湾,停泊着十几艘大大小小的船只,这便是青江渡口了。
雇船与搭船似有天壤之别, 码头俨然有序, 渡口这边却是杂乱不堪。
马车隔了老远就过不去了, 到处都是等渡船的人, 挑的担子与携带的筐子一起堆在路边,还有带着活鸡活鸭,嘎嘎的叫声更添了几分乱象。
陆慜傻了眼,正捏着马鞭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头上裹着毛巾的黑瘦汉子主动走了过来,用京畿附近的关中方言问道:“这车上船不?”
陆慜一时没能反应过来,黑瘦汉子咧嘴一笑,换了一口流利的官话道:“您的车要上渡船不?这得走大船,您这是来迟了啊,要天不亮的时候到渡口,否则路就被堵上了!咱们这儿要过江的人太多了,要是落在后面过不去,就算到傍晚也上不了船。”
陆慜起初还不知道这人为什么搭讪,听着听着就露出了复杂的神情。
不等墨鲤与孟戚说话,书生已经一掀车帘,板着脸道:“十文,再多没有了。”
黑瘦汉子一听他的太京口音,脸色就变了,方才那副笑容满面的和善模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伸出手道:“是一个人十文钱,给了立马带你们过去。”
“二十文,再多我就找别人!”书生取出一串铜钱直接扔了过去。
黑瘦汉子沉下脸,瞪视著书生。
两人僵持了一阵,黑瘦汉子最终哼了一声把铜钱揣进怀里,没好气地说:“算我倒霉,过来吧。”说完往旁边的商船码头走去,陆慜还有点摸不着头脑,墨鲤已经隐约明白了。
“这是惯例?”
武功高的人,眼神也好。
原来较大的渡船停在商船码头,他们既不揽客也不吆喝,凡是带了许多行李或赶着车马的人想要过江,必须拿一笔钱给黑瘦汉子这样的地头蛇,否则连渡船都找不到。
书生点了点头,低声叹气道:“听人说早年不是这样。”
陆慜奇道:“你既知道里面的关窍,方才我们直接去码头不就成了?”
书生瞥了他一眼,心想这是哪里来的二愣子,都不知道看周围吗?
“你觉得他是一个人?这附近游荡的闲汉,码头上的苦力……只要你硬闯,就会立刻知道这儿有多少人了,最后每一个人你都要给钱!你能怎么办,报官?”
虽然京城外的渡口有好几个,但这里是最主要的一处。
有人在此讹诈百姓,管着渡口跟码头的官吏会一无所知?小镇东面就是官船用的码头,常年有小吏值守,镇子总共就这么大,不知道就怪了!
“……就算这儿的官收了好处不管事,也可以去找太京府衙跟漕运司!”陆慜心道,实在不行他还能给大皇兄写封信呢!
随后又想,大皇兄日理万机,他怎能多添一桩事过去呢?陆慜下意识地望向孟戚,神情间跃跃欲试,好像还很希望来这么一遭,然后那些人都被国师打趴下。
孟戚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似笑非笑地斜睨着他。
二皇子缩起脖子嘀咕:“这等贪婪欺市的小人,留着做甚?”
“现在不是要钱那么简单了。”墨鲤忽然道。
陆慜还没有反应过来,锦水先生已然变了脸色,连忙四下张望。
蹲在路边的苦力似有意似无意地打量着这辆车,还有几个像是商行伙计的人恰好路过。码头帮派的“带路生意”十分兴隆,除了他们这边的黑瘦汉子,另有几队人也赶往码头旁边停泊的渡船。
书生看谁都可疑,扶住车厢壁的手都开始颤唞。
陆慜连忙问:“墨大夫,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有歹人?”
墨鲤盯着黑瘦汉子的背影,缓缓点头。
孟戚比墨鲤发现得还要早,只不过他没有出声提醒。他示意陆慜躲进车里去,然后顺理成章地看着墨鲤换了个位置坐到车辕旁边,毕竟马车就这么大,车里只能容得下两人,再多一个就连转身都难。
“大夫什么时候发现的?”孟戚顺势靠过去压低声音询问。
“他一路都在跟人打招呼,又显得非常紧张,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墨鲤没有推开孟戚,远看倒像是两人在窃窃私语。
周围的气氛立时有了微妙的变化,有几个人警惕地望过来,好像在盯着他们。
“下车……我要下车。”书生脸色煞白地说。
“来不及了。”孟戚侧头看车里,笑道,“如果是冲着你来的,即使你下了马车,他们也不会放过我们。”
说完孟戚感觉到一股内力“戳”中他的腰。
墨鲤神色肃然,孟戚立刻改口道:“锦水先生无需担忧,俗话说亏心事做多了总是要栽跟头的,他们敢动手,我就能让他们重新做人。”
重新做人,自然是去投胎轮回。
书生苍白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心惊胆战地望向孟戚,以为这是杀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盗。
墨鲤:“……”〓本〓作〓品〓由〓思〓兔〓网〓提〓供〓线〓上〓阅〓读〓
忍不住戳了第二下。
就不能好好说话,非要吓人?
之所以戳腰,是因为这股外放的内力是由手指凝出的,墨鲤坐在车辕上,手指最近的地方自然就是某人的腰腹。
两人并肩而坐,孟戚的右侧腰就成了最顺手的目标。
墨鲤在“孩童”之时,秦老先生带他走山路。
只要觉得前面有危险,秦逯就及时外放内力把孩子挡回来,拿捏的力度很轻。后来墨鲤有了师弟唐小糖,他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以同样的办法提醒小师弟,每当小糖念书念着念着打起了瞌睡,墨鲤就会拍他一下,通常是拍背。
用戳的,墨鲤还是第一次。
大概是因为胖鼠那挥之不去的印象罢,圆胖肥软,就很想戳。
莫名其妙挨了第三下的孟戚疑惑抬头。
话说第一次是责怪他不把话说清楚,让锦水先生以为自己连累了他们,第二次是责怪他好端端地非要吓人,可第三次是为什么?这次他什么都没说啊?
“咳。”墨鲤不好解释自己戳上了瘾,顺手多给了一下,他镇定地把这些都当没发生过,劝慰锦水先生道,“先生的仇家能买通码头这里的人?”
书生先是不敢置信地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
“嗬,你什么意思?”陆慜脾气上来了,不由得皱眉。
“我……虽知晓那些人不会善罢甘休,但是……”
书生死死地咬着牙,仍旧不肯吐露详情。
陆慜不忿,正欲追问,孟戚阻止道:“行了,他不说,大约是怕连累我们。”
——唔,这次没有被戳。
孟戚精神一振,表面上却还是懒洋洋的做派,他不紧不慢地试探道:“或许事关一件不能说的秘密,凡是知道的人都有麻烦。”
书生带着几分狐疑,又有些羞愧,涩声道:“正是如此,我选在游春会这日匆忙离京,本也是躲着他们,没想到……”
这时马车已经通过了开阔地带,高高堆起的货物足够阻挡远处人的视线,人在里面穿行就像是经过叠石遍布的假山,往往听得见声看不到人影。
马车拐了一道弯,货物堆里立刻跳出了五个人。
有的抓马缰,有的率先把马车后面多带的那匹马牵走了,两个人手持木棒围着车,剩下那个身形高大、长着一双三白眼的大汉狠狠一脚踹向车轮。
然后踹了个空。
车明明在那儿,不知道为何脚距离车轮差了一截,三白眼大汉重心不稳,一头栽了过去,如果不是旁边的人扶得快估计脑门都要磕在车厢上了。
那带路的黑瘦汉子险些笑出来,还好及时捂住了嘴。
“很好笑?”三白眼大汉抬脚又要踹那黑瘦汉子。
后者跑得快,避开了接着连声讨饶:“查爷,您见谅,小的怎么敢呢?”
黑瘦汉子飞快地扫了一眼墨鲤,顿了顿然后赔笑道:“这些个都是外来的,不知道查爷的名声,可能一不小心沾了不该沾的人,您看——”
“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