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去卖货一次,豆腐、豆腐渣都可以去卖。我想了想,我们材料如果不够,可以请洪 发家带,然后给他们2文钱的报酬,您看如何?”
“好,这主意正。”洪母道。
家里还有3斤的黄豆炖碎肉,洪母拿了半斤给村长家,他们家的山地能赊账多亏了村长。 半斤他们晚上吃了,还有2斤浸在井水里。洪母一直以为是井水两,所以菜不会坏掉。但其实 这些东西放在顾希房间里,晚上早就被他收到系统储物柜了。
洪家每天早上20个甜馒头、20个白菜卷馒头、60碗粥(加了鸭脖子、鸡脖子等)也不多做 ,数量每天一样。粥因为加了肉非常的受欢迎,而且就算这些东西早上没有卖光,他们可以自 己吃。
五天做一次豆腐,到了7月初10 (8月20日),又到了做豆腐的时间。这一次他们做了20斤 黄豆的豆腐,因为要做豆腐,所以早餐的馒头就不做了,只做了60碗的粥。
大家来吃早餐的时候看到有豆腐,兴奋极了。
今天的豆腐摊,洪二花帮的忙。洪老爹和洪三生去捡柴了,洪母和洪二生揹着豆腐和豆腐 渣去走相邻卖货了。
新出炉的50斤豆腐卖光了,买的多的顾希送了豆腐渣,豆腐渣是他已经炒熟的,人家拿去 中午的时候可以直接当菜。
洪母和洪二生这次回来的早,还没到午饭时间就回来了,因为豆腐卖的快。他们把50斤豆 腐卖光了,豆腐渣还卖了20斤。
家里剩下4斤的豆腐,15斤的豆腐渣。
洪母回到房间里数了数,她竟然有1119个铜板了,这一个月能赚上1两银子了,要是放在 以前,她怎么都不敢相信。
转眼到了7月15,又是买豆腐的日子,村里人已经知道他们5天做一次豆腐了,所以这天大 家很早就来排队了。五天一次豆腐,大家都舍得吃。同样是顾希在家里,洪母和洪二生去走邻 乡。不过连着两次,洪家的豆腐在邻乡也出名了,大家也知道他们每隔五天都会做一次豆腐, 所以也眼巴巴的开始等着。
第二天,顾希要去送柴了,谁家酒楼这个月还有7捆柴、书馆那边要3捆,一共10捆。不过 今次洪母跟他一起去的,洪母也想去买些东西。
洪母和顾希先去酒楼交了柴,又去书馆把柴和顾希抄的书交了,然后顾希领了新书,他们 再去买东西。
下次进城要等8月初一了,所以他们要买半个月的东西。
先买了30斤面粉花了300文,又买了 100斤黄豆花了550文,然后买了30斤的鸭脖子、鸡脖 子等花了 150文,接着买了一斤猪肉花了 20文,顾希又以1文钱一斤的价格买了 20斤的猪下水, 然后买了两颗白菜花了 10文,买了 6个番茄,花了 6文,还买了木耳、豆角等蔬菜,加上油盐酱 醋等花了200文。这一趟,婆媳花了 1256文。一下子,洪母又心疼了,不过想着自己还有些存 款,又不心疼了。
洪母现在对赚钱特别有动力,尤其是这一趟花了一千多文,她心疼的要死,所以她想要赶 快赚钱。一回到家,她就催顾希做黄豆炖碎肉。她还让顾希多做一些,她和洪二生分开卖。
顾希听了哭笑不得,洪母现在的目标就是赚钱。
于是顾希用10斤的干黄豆加20斤的鸭脖子鸡脖子,做了 60多斤的黄豆炖碎肉。第二天一道 早,洪母和洪二生分开去卖。
洪母朝着娘家的方向走,她其实还想送过去给娘家人尝尝。
“三婶媳妇,今天有黄豆炖肉啊。”其中一位大婶道,“给我来两碗,我婆婆牙齿掉光了 ,就你这黄豆炖的软,她可喜欢吃了。”
“我们家小安也喜欢吃。”顾希道。
小安今天起得早,坐在顾希旁边,脖子上挂着一个吊袋,顾希收了铜板就给他。感觉有事 儿做的小安很高兴。
“可不是,老人小孩都喜欢软的。”
“我也要两碗。”又一个大婶道,“自从你们食铺开业,我都不想下锅了。东西实惠也好 吃,真是造福我们乡邻。”
“那您要多多惠顾。”顾希道。
“可不是每次都来嘛? ”大婶道,“我孙子喜欢你们家的粥,煮的烂又有肉,油份多,他 能喝一碗呢。”
“我们家小安也是,能喝一小碗。”顾希道。
“我要快快长大。”小皇帝说了句。
“哟,小安要快快长大干什么? ”大婶逗他。
“给爹爹赚钱。”小皇帝挺了挺小胸膛回答。
“那你爹爹以后享你的福了。”大婶觉得可惜,这长生媳妇多好的人,可惜嫁给一个死了 的男人,是个冥婚。
到下午的时候,洪母回来了。30斤150碗黄豆炖碎肉卖光了,不过给她娘家留了5斤。洪二 生回的比他晚,他一个男的口才没有洪母利索,所以卖的不如洪母快。
原以为他们这生意会一直好下去,但8月底,有个大婶告诉洪家,洪家沟里又开了一家食 铺,也是卖馒头,跟他们家一样的价格一文钱1个。
顾希笑了笑,也没说什么。他们生意好,自然有人眼红,不管是良性竞争还是恶性竞争, 顾希都接受。
不过知道了这件事,顾希另有打算,
做了一个多月,洪家人也累了。月底干脆放假一天,大家好好的休息。
吃晚饭的时候,顾希把自己的打算说了。洪母虽然不想休息,她不舍得钱,但她现在很听 顾希的话,顾希说什么就是什么。
只是听到另有一家开了食铺,心里有些不对味。
“这样一来,我们生意要差了。”洪母念叨,“就是有人眼红了,那些眼皮子浅的东西。
”
“那我们增加种类就是了。”顾希道。
“增加什么? ”洪母好奇。
“饺子、小汤圆。”顾希道,“马上农历九月了,天逐渐转凉了,热乎乎的东西可以备起 来了。,,
“行,都听你的。那馒头还准备吗? ”洪母又问。
“准备,数量少一点。”顾希道,“村子里就这些人,咱们做的多了也卖不掉。”
“行,你做主。”
“咱们明儿进镇,把柴送去,然后买点东西,酒酿要糯米,把一些东西都配齐了。”顾希
道。
“哎,好。”
吃好饭,洪母来到顾希的房间,她把自己旧旧的荷包拿出来:“这是咱们家里所有的钱, 一共4两银子860文,都是这一个月赚的。”要是以前,她可不敢想,竟然能赚这么多的银子。 □作者闲话:
明天冥王要出场了,哈哈!
第]7章有竞争食铺
顾希挑眉,等着她接下来的话。\思\兔\文\档\共\享\与\线\上\阅\读\
“这都是你想办法赚的钱,理应是给你当私房的,但咱们家里条件实在不好,山地还赊着 账,当初给你娘家的聘礼也是借来的,所以娘就做主,等把这些外债还了,以后赚的前,中公 和你对分。你看怎么样?”
洪母说的小心翼翼,生怕儿媳妇不同意。她也知道自己家是个什么情况,这样安排是儿媳 妇吃亏了,可小家大家,对她来说总是先考虑大家,再考虑小家的。
“这不打紧。”顾希道,“您钱存着吧,以后还要造房子,这房子总不能一直住着,还要 给二弟三弟说媳妇,也都需要银子。”
洪母一听,心里暖的很,这个儿媳妇到底是洪家亏欠了他。虽然他身体有缺陷,但是有才 能有本事,走到哪里日子过不下去?
从顾希房间出来,先去了村长家,把今年赊账的1两银子还了。虽然说赚了钱,但家里还 有一个支出非常的厉害,那就是大米。她原来用100斤新米换了 150斤的陈米,然这个月每天早 上煮卖,150斤的陈米只剩下15斤了。想到这个,洪母又去找了顾希商量。
“你要买陈米? ”顾希一时半会儿没有明白过来。
洪母道:“现在家里只有100斤的新米和15斤的陈米了,我知你喜欢吃新米,咱们买陈米 煮粥卖也是可以的。”
“不行。”顾希道,“虽然陈米和白米吃起来并没有区别,吃进人的身体里也是一样没有 影响,但是做生意最讲究良心,我不认同这件事。”
“你……”洪母的这个想法也是突然才有的,她也不是那等没有良心的人。既然顾希这样 说,那她就不再想这个了。可家里新米只有100斤了,不够吃。于是,她又去了一趟洪发家, 把这个月还没捂热的银子花了出去,买了 200斤的新米,花了 2两银子。
新米拿回家,洪母叹了一声气。
“买米吃总归有点奢侈,娘不如问问村子里有没有卖田的。”顾希道,“那些个发达的人
家都去了镇上、去了县城,他们的田都放着或者租掉,应该也是愿意卖的,你可以问问村长。
”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洪母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的确没有想到,近来事情多,她忘
性大。
“不过也不急。”顾希又道,“买田可以放到明年,今年就算买了田也是空着,种秋稻也 来不及了。”
“对对对,我这个人年纪大了,想事情没有你来的仔细。”洪母欣慰,好在这个家还有儿 媳妇在。
9月初一,洪家人进镇了,除了洪老爹看家,其他人都是一起去的,随车的还有10捆柴。 他们是午饭后去的,因为早上洪发要做其他客人的生意。
7捆柴和40个鸡蛋给了牛掌柜。
接着又去了书馆,3捆柴是胡掌柜家的。顾希上交了 10本书,又拿了 10本。
然后一行人去买东西,洪三花还买了一条帕子、一个荷包和一盒香膏,花了 10文钱。洪母 给洪二生和小皇帝买了糖葫芦,花了 4文钱。
余下是25斤鸭脖子(鸡脖子等)、100斤黄豆、50斤面粉、5斤糯米、10斤糯米粉、1斤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