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生的,跟哥哥有什么关系?
但是因为爹娘宠爱哥哥,他们只能靠边。
郑福宝从小娇养长大,什么农活都是弟弟干的,什么好吃的都是他吃的,偏偏,农夫妇女 还觉得理所当然。
四个弟弟背地里可恨死郑福宝了,但是他们畏惧爹娘的淫威。
而郑福宝,性格的确是傲慢的。在乡下,被娇养长大的孩子,难免有些任性。不过,郑福 宝很聪明,也因为聪明,农夫夫妻才送他去私塾,要知道穷人家一年才多少钱?赚的钱只够一 个孩子去私塾。
这个年代,笔墨纸非常的贵,私塾父子的束修也非常的贵。再加上还要给孩子准备新衣服 ,吃好的,农妇一家子一年的收入,全花在郑福宝身上了。
顾希接收身体的时候,才12岁。
此刻的顾希躺在床上,是私塾里的宿舍。村里没有私塾,私塾是在镇上,每七天休一天。 顾希的脑子里还在回想剧情,距离龙凤胎妹妹的事情还早,而他的仇人有郡主、南继恩,要想 除掉郡主和南继恩,必定会遭到成王府和镇北侯府的反对。所以这个仇有点复杂。但是在报仇 前,必须要夺回自己的身份。
没有身份,他就不好报仇。
夺回身份需要证人。证人一,南继恩的心腹。证人二,郡主的心腹。当年郡主向公主下毒 的时候,身边有心腹陪着。证人三,证明郡主生过孩子的相干人等。
又或者他等着,等龙凤胎妹妹知道这件事之后再行动?
可不管是什么计划,首先,他需要钱,需要人脉,需要权势,需要地位.
这个书是不能读了,顾希不知道交了的束修能不能退回,一想到郑家的情况,顾希有些心 疼那银子。一年二两银子的束修,郑家省吃俭用存下来的。
想到这里,顾希不得不感慨郑母,亲儿子每天压着去地里干活,养子好吃好用供着。真是 伟大的母爱啊。
不过,要办理退学的话,还得让郑母或者郑父来,他才12岁,夫子必然是不会同意的。想 到这里,顾希觉得自己首先要回家一趟。
这会儿是大清早的,他起来之后就离开了私垫。碰到了几个同窗,问他去哪里。顾希说出 去买点吃的。
镇上的私塾学子不多,都是不同村子里送过来的,也有镇上的。但是村子里的人都不舍得 供孩子上私垫,因为那要一年的收入。
顾希身上有铜板,他每个月有300个铜板的生活费,是郑母给的。学子们来私塾上学,口 粮是需要自己带的,但是菜却是要在私垫的食堂买的。郑母给的300个铜板就是让原主买菜的 ,偶尔还能买串糖葫芦。
顾希离开私塾之后,先在小摊子上用3个铜板吃了一碗馆饨。然后又去买了一些农作物的 种子放进空间里,交给444和元素宝宝。
比起报仇,现在最重要的是为小狐狸找一具合适的肉身。可将死的狐狸肉身去哪里找?只 能去山上。
而空间里,444带着五元素宝宝和小狐狸马上种植了。
作者闲话:
章节目录 第3章回到郑家了
村子里到镇上走路有些远,但是有马车。有专门做拉客生意的马车,从很多村子里跑一圈 ,上午来镇上,中午的时候回去。
当然,也有上午来镇上,下去回去的。
这会儿是大清早,顾希要回村子里还得等中午。一个早上没事可做,顾希也没地方瞎逛。 这辈子的身份很敏[gǎn],在他没有报仇之前,生意不能做,自己不能出名。不然仇家找上门,他 出身未捷身先死,任务就失败了。
不过,顾希也不想在乡下呆着,免得牵连养父养母一家子。但是,按照原剧情的轨迹,只 要他没有做出多高调的事情,暂时他还是安全的。
顾希先去了一趟书馆,镇上的书馆是夫子家开的,平时私塾的学子们要买笔墨和纸都是来 的这里。原主是私垫里比较出名的神童,按照原来的轨迹,明年要考童生了,但是顾希接手了 身体,当然不会再走科举的路,所以这童生,他也就不会考了。
不过,用私塾学子的身份,在书馆里接一些抄书的活儿却是可以的。顾希接了 10本书,又 在世界商城买了2斤肉、一些糕点。快到中午的时候,他去了镇门口,那里已经有马车等着了 ,顾希按照原主的记忆问了中午回村的马车,然后付了两文钱上了驴车。
驴车不是大桥村的,所以到了村门口颗希就下车了。
村门口有三三两两的人看到了顾希,大伙儿又闲聊了起来。顾希是郑家养子这件事,村里 的人都知道。毕竟郑父郑母结婚多年没有生出孩子,去外面求医两个月,回来抱着一孩子,这 谁都知道,肯定不是亲的。
不过,那是人家的事情。
然而村里也有看不惯郑家的,让养子去念书,亲子在家里种地,这家风真是邪门了。
顾希拎着两斤肉进了村里,他连小揹篓都忘记背了。平时放假回家,他都是揹着小揹篓的
“福宝,你今儿怎么回来了?”有些个看到了,打了招呼。再看顾希穿着细棉的衣服,干 干净净的,心里又想,这郑家大媳妇也是个拎不清的,这么好的料子都给了养子,亲子身上都 是粗衣粗布,这心真是偏的没门了。
顾希道:“我想爹娘了,想着他们在地里干活辛苦,买了两斤肉回来。”说着,还晃了晃 手中的肉。
那妇人看的有些嘴馋,但嘴巴上却不放过顾希:“啊哟,你爹娘和你四个弟弟辛辛苦苦干 活,就是为了省点儿钱给你上学,你咋这么不听话,一买就是两斤肉呢?这还不是他们省下来 的?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责,你也要可怜可怜你那四个弟弟。”
这话如果让郑母听到了,肯定又是一顿骂。
以前郑母生不出儿子,被村子里的人嘲笑。后来捡了原主,隔年生了两个儿子,再隔年又 生了两个儿子,她这腰杆子挺的直直的,谁说她家的闲话,她就怼人,别看儿子才十来岁,站 在她身后一排有四个,可不能小看。
郑母以前自卑的像鹌鹑蛋,现在泼辣的像鹅蛋,有四个儿子傍身,底气就是足。
“婶子操心了,我这两斤肉不是用爹娘给的钱买的,是我抄书赚的钱买的。”顾希道,“ 婶子家里没有读书人,当然不知道读书人在书馆里抄书可以赚钱。我知道我爹娘和弟弟辛苦, 闲来就抄书,为家里赚点钱,减轻弟弟们的压力。”说着,他还晃了晃2斤肉,“婶子,我不 跟你唠叨了,我要回家了。”
“你……你……”妇人气死了。
顾希顺着原主的记忆找到郑家。
说到郑家,还得从郑爷爷这一代说起。郑爷爷有两个兄弟,他是兄长,下面有个弟弟。他 娶了郑奶奶,结果郑奶奶生了 5个女儿,才有郑父和郑二叔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中,郑奶奶是 偏爱长子的。她生了五个女儿,都心灰意冷了,第六个突然是儿子,简直是她人生中的阳光, 最灿烂的一抹。等到第二个儿子来,就不稀奇了。因为长子已经给她长了脸了,谁也不能说她 是不会下蛋的老母鸡了。
在农村里,生儿子才叫下蛋。
郑奶奶有了两个儿子之后,特别为儿子考虑,五个女儿出嫁之后,还经常往娘家拿东西, 因为出嫁前她们没有弟弟,经常被人看不起,在那个年代的心里,娘家有人在是依靠。而娘家 有人,指的就是有兄弟。
⊙思⊙兔⊙网⊙
不过郑奶奶也不是极品,也没让女儿们把婆家给搬空,但五个女儿每人拿些东西回来,加 起来也不错了。
郑奶奶把女儿给的好东西藏起来,都给了长子。为此,二子是有些埋怨她的。
等到二子结婚之后,郑奶奶就分家了,她和郑爷爷就跟着长子。好东西自然是在长子家的 ,但二子也是儿子,分家了,她也没有让人净身出户,田地也给了。所以郑奶奶就是偏心,但 也不是那种特别奇葩的。
只不过,郑母嫁给郑父五年没有怀上孩子,而郑二婶三年抱两,这让郑父在郑二叔面前抬 不起头了。
就连郑奶奶,对郑母也是有埋怨的,甚至动了过继郑二叔孩子的想法,但郑母不肯要。别 人家的孩子,养大了也是白眼狼。于是她和郑父商量之后,又跟郑奶奶商量了一下,夫妻俩就
朝着京城去了 ^
因为最好的大夫肯定是在京城啊。
而且,郑奶奶也希望长子有自己的儿子。
结果,把原主检回去了。
郑奶奶对原主也是非常偏心的,她跟郑母的想法是一样的,觉得原主是他们家的招子童子 。想想她自己也就生了两个儿子,前头五个女儿,还一直被人看不起。后来郑父没有孩子,郑 二叔一子一女。再往上,郑爷爷也只有两兄弟,所以说郑家人就是子孙比较薄。但是原主一来 ,郑母连着生了四个儿子啊。
把郑奶奶和郑爷爷都高兴死了。
儿子比不过,比孙子嘛。但孙子怎么来的?当然是原主招来的。所以一家人对原主溺爱的 很,也因此,原主的性格是非常傲慢的。他把弟弟们当小厮一样的使唤,偏偏,郑家人觉得就 该是这样,他们觉得弟弟们的命都是原主给的。
所以,这想法也是有些奇葩的。
郑家还算宽敞的,郑奶奶生了五个女儿,五个女儿嫁出去,她光是聘金就收了不少。用这 聘金给郑父造了个还算宽敞的院子,就是希望郑父能多生儿子。
这个点是吃饭的时间,郑家一家子都在堂屋里吃饭。突然听到了顾希的声音:“爹、娘, 我回来了。”
“我好像听到了二狗子的声音。”郑爷爷道。
“别叫二狗子,得叫福宝,不然当心福宝跟你生气。”郑奶奶瞪了郑爷爷一眼,不懂教训 的老头子。
“对对对,是福宝,咱福宝^ ”郑爷爷赶忙改口。
“我也听到了福宝的声音。”郑母说着,赶忙跑出堂屋去看。
郑三狗、郑四狗、郑五狗、郑六狗面面相视,他们也听到了大哥的声音。完蛋了,大哥一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