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一番士气。
萧止戈回府之后听说了,脸色就没晴过。
偏偏安长卿有孕的事情又不能对外宣扬,也不能阻止其他人来将军府求见。萧止戈不敢直接将人拘在府里,只能把眼刀对准了上门请人的老大人们。然而这些年纪不小的文官们压根不会看眼色,或者说看懂了也装不懂,他们如今对安长卿十分信服。有事情都要先问一问他的意见,至于北战王?左右如今也不打仗,派不上什么用场。
两人正说着,门房又来通报,说匠作坊的主事求见王妃。
匠作坊新设立不久,也是安长卿前头不久才提议设定的,与军中的军器所并立。军器所是研制改进军中武器军械,匠作坊却是聚集民间有才能的匠人,专门研制于民有益的工具器械。起因则是前不久安长卿去外城巡视时,发现百姓取水十分困难,因地势高,引水不便,只能用牛车一车车拉水,十分费力。他便想起死后漂泊那几年,曾在邺京城外见过一种不用人力只凭水力便可以昼夜不息输水的筒车。
只是他只知其形,却不知其制造之法,便萌生了召集匠人研制筒车的想法。雁州土地之所以贫瘠,也有一个原因便是缺水。雁州地域内少河流,唯有泗水支流汇入,气候又干旱少雨水,若是能将这筒车研制出来,那便能解决灌溉的问题。
萧止戈听了他的想法,也觉得此事有雁州大有益处,在他的鼎力支援之下,才设立了匠作坊,并且招募了不少民间匠人。
安长卿惦记着筒车,招募到匠人之后,便将自己关于筒车的想法告知他们,叫这些匠人尽快想办法将筒车做出来。好在这些匠人也足够争气,在与安长卿数次交谈后,终于做出了初版筒车。这次主事亲自过来,就是为了请他去匠作坊观看筒车。
一听这些匠人们已经研制出了初版筒车,安长卿顿时来了j-i,ng神,也顾不上萧止戈了,步伐矫健地就要随管事去匠作坊。
被落在后头的萧止戈脸色一黑,出声叫住他:“王妃身体不适,还是留在府里,等养好身体再去看。”
那主事一听他这么说,脚步便顿住了,神情迟疑地看着安长卿,不知如何是好。
安长卿就知道他又要说教,本来想趁着他开口前赶紧溜走,结果还是没能成功,只能转过身敷衍笑道:“我身体好得很,没有什么不适。”
说完还大步走了几下给他看。实在不是他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他现在连小肚子都没有一个,除了吃得多点,一点不舒服都没有,反而是j-i,ng力越发充沛,整天被拘在府里他都感觉自己快要发霉了。
萧止戈哪管那么多,见他健步如飞,心头就颤了两颤,又不好当着外人说什么,憋了半晌,见他坚持要去看筒车,只能沉着脸道:“叫人备车,我同王妃一起去。”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我好难。
第68章
马车停在匠作坊门口, 不等萧止戈伸手去扶,安长卿就自己下了马车。萧止戈看着他飞快往里走的背影, 略显无奈地摇摇头, 只能紧跟着进去。
匠作坊就挨着军器所建立。前头是门房以及前厅,中间是匠人们的住处,最里面的后院才是匠人们干活儿的地方。研制的初版筒车就放置在后院里。
安长卿随着主事进去, 就看见一架快丈高的筒车静静放置在院中,圆形的大转轮上连着取水木筒,底部还有一条水槽。几乎跟他上一世见过的没什么差别。
“可下水试过?”安长卿问道。
主事恭敬道:“尚未下水。先前做过一个小些的,下水试过,取水太少, 我们便改做了大的。”
安长卿仰头望着,想着上一世见到筒车, 单单普通筒车便可以灌溉两亩田地, 如果真能提前研制出来……
“何时能下水?”
“今日便准备下水。”管事道:“所以特地请王妃前来观摩,看是否还有需要改进之处。”
安长卿对匠作坊的速度十分满意,点点头道:“去吧,若是能成, 都有重赏。”
主事一听,神情更加振奋起来。连忙叫了其他人来运送筒车。
匠人们靠手艺吃饭, 赚得都是辛苦钱。如今王妃不仅给得月钱高, 对匠人们也客气。更重要的是,还时常能提出不少新颖见解,所以匠作坊的匠人们都十分尊敬他。
匠人们将筒车简单拆卸, 之后再用牛车运往事先勘探好的河道边,之后再将筒车重新装起来,置入水流之中。水流湍急,不过片刻便带动筒车缓缓转动起来,筒车之上的取水木筒装满水后转向高处,其中河水倾倒到水槽之中,源源不绝地朝沟渠送去。
安长卿深深吐出一口气,眼睛里是前所未有的神采:“真的成了!”
萧止戈原本不赞成他跟着匠人们四处奔波,然而真的亲眼见着筒车开始运转输水,他心中亦深受触动。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一架筒车对雁州、甚至对大邺百姓的意义。
日后只需要广挖河道沟渠,之后再以筒车输水灌溉,那以往总要耗费无数人力的灌溉之事便省下了许多力气。灌溉充足,庄稼长得好,作物产量也会提升。而百姓们则不用再为灌溉奔波,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
或许数年后,雁州这片土地便不会再如此贫瘠穷困。
萧止戈眼神微热,低头看着身侧的人:“筒车研制成功,于雁州百姓有大益。匠人们有赏钱,喏喏想要什么?”
“我?”安长卿歪头想了想,狡黠一笑;“我想要王爷以后别拘着我。”
这些日子萧止戈看他迈个大步都生怕摔了,仿佛他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实在叫安长卿吃不消。
“……”萧止戈默了默,到底还是妥协道:“我不拘着你,你自己也要小心些,虽然暂时还看不出来,但到底也不同以前。”
安长卿弯眼一笑,主动握住他的手晃了晃:“我有分寸。倒是你有多久没有睡个好觉了?”说着手指在萧止戈眼下青黑处戳了戳。
萧止戈一向j-i,ng力旺盛,打仗时不眠不休也不见他露出疲色。然而从确认安长卿有孕之后,他没有一个晚上睡过好觉。常常半夜睡不着,便盯着安长卿眼也不眨地看,神情亦喜亦忧。等白日里起来,又装作无事人一样,小心翼翼地看护着他。就连军中许多军务,他都带回了府中处理,只为了多陪着他。
安长卿看在眼里,却不知道该怎么劝说。
他大概能猜到男人的心思,却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他安心,只能让自己看起来更j-i,ng神康健一些,这样至少他的担忧不会这么深。
此时话赶话,安长卿借着玩笑话找到了由头,嘟嘟囔囔地道:“看你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藏了吸人j-i,ng气的妖j-i,ng。”
萧止戈失笑,明白了他的意思,顺着他的话一本正经点头:“家里确实藏了个妖j-i,ng。”只是已经许久没有吸他j-i,ng气罢了。
他意有所指,安长卿自然听出来了,瞪了他一眼,哼声道:“我去看筒车,不同你说了。”
说完甩开他的手,到筒车边上去不错眼地看着。
被甩开手的萧止戈眼中笑意更深一些,亦步亦趋跟上去,在他身侧护着。河边路滑,免得他站不稳摔了。
***
第一架筒车试用了五日后,方才正式对百姓公布讯息。
筒车由官府出银子和匠人制造,但田间河道沟渠,则要百姓们自行挖凿。为了叫大家看到筒车效果,最先制成的三驾筒车都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当中。
百姓们看到了效果,惊叹之余,原先对于又要开挖河道沟渠的抱怨渐渐散了,反而一个比一个积极起来。都是在田地里刨食的庄稼人,没有人会不知道引水灌溉有多重要。如今官府替他们造筒车,他们只需要出把力气,那是天大的好事。↘思↘兔↘网↘
于是这年夏天,雁州百姓们农忙之余,开始红红火火地开挖沟渠。
到了八月时,雁州外城建造已经过了大半,荒地开垦已有数千亩。沟渠纵横交错,拓宽引流的河道上架着高大筒车,随着水流不停转动,输送的河水,顺着纵横的沟渠,流入开垦的田地之中。
虽然各处还在完善之中,但是已经可见雁州来日兴盛景象。
***
八月初,几辆马车在护卫的护送下,缓缓入了雁州城,往将军府方向驶去。
安长卿早就接到了讯息,在门口翘首张望。看见驶来的马车时,克制不住小跑了两步,余氏正好掀开车帘往外看,母子俩目光相对,安长卿颤声叫了一声“娘”。
邺京一别,母子俩已经有半年未见。
余氏应了一声,没等下人搬来马凳,就掀帘子下了马车。快步走到安长卿跟前,不错眼地打量着他,见他面色红润,脸庞还圆润了一些,才笑起来,慈爱地摸摸他的脸:“比离京时胖了一些,也高了。”
安娴钰下车慢一些,凑过来瞧见他就促狭地笑:“娘在路上还总担心你在雁州过得不好,我就说她是瞎c,ao心。”
余氏瞥她一眼,又不能将心里的担忧说出口,只能试探着道:“上回你送回来的家书,可是遇见什么问题了?”
见她面露忧色,安长卿知晓她必然是知道什么,只是现在也不是合适的时候。便先把人迎进去。
因为先前就通了讯息,说要在雁州住上一阵,因此母女俩把能带的行李都带了过来,几辆马车倒是装得满满当当。带来的丫鬟们手脚麻利地跟着将军府的下人把行李搬进院子里安置,安长卿和萧止戈则陪着两人去前厅用饭。
长途跋涉,总要先接风洗尘。等用过饭后,见余氏眉宇间忧色愈浓,萧止戈才提议去书房。
余氏心中已经有数,知道安长卿身上必然是有了什么异常,叹了口气同他们一起去。安娴钰却是一无所知,原本余氏没想叫她一同去,反而是萧止戈道“都是一家人,迟早也要知道”,四人这才一同进了书房。
安娴钰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见他们三人皆是神色凝重,便明白必然是发生了什么事,收敛了神情,坐在一旁听他们说。
萧止戈叫守卫在书房外守着,又将门窗关好后。才在安长卿身侧坐了下来。
一时之间气氛有些沉凝,倒是余氏先开口:“可是喏喏身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安长卿眼睫微颤:“娘是不是还瞒着我什么?”
余氏默然,良久才点了点头:“这事我本来想带进棺材里,谁也不说。”
但是上个月安长卿送回的家书中却忽然提到了鲛人族和红纹,让她不得不多想了。她似乎是思考了一下措辞,而后才慢慢道:“你身上,可是又长了鳞片和红纹?”
“鳞片?”安长卿一下子抓住了重点,睁大了眼睛显得有些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