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阵形来。参将与众人商议的法子,是龙自西南出,由西行至正北后变换阵形为龙俯首,之后再由东北出。而申屠良却认为这阵形太过简单,想自西南出,由西行至东,再变换为龙翻腾阵型,自西北出。
安长卿与齐巍认真商讨一番,却觉得参将的阵形更合适。倒不是说申屠良所提议的阵形不好,而是并不适合实际演练。一旦时间没把握好,龙形队伍头身极容易撞在一处出事故。冰上出事非同小可,冰嬉表演虽越夺目越好,但也要保证妥当。
安长卿点了点申屠良的那一张图,道:“申屠公子想法很好,但却难以实现……”
他到底也在雁州待过不短时间,又跟着萧止戈熟读不少兵书,耳濡目染之下对排兵布阵也有自己一番见解,当下便认真给他分析了两种阵形的利弊。
申屠良听完神情一垮,却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他这阵形虽画出来好看,却有些纸上谈兵了。
旁边的参将得意地看了他一眼,只是还未等他高兴太久,就听安长卿又接着道:“阵形不变,但队伍却要重新编排。”
“齐将军你将雁州军全部打散,与禁卫军全部混在一处,重新排出龙头,龙身与龙尾来。”
齐巍当即领命。安长卿方才又看着他们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贵为天子,不管是雁州军还是禁卫军,亦或是还未投军的子弟们,都是陛下麾下将士。不该分的如此清楚。今日幸好是陛下未来,他若是来了,你们二人怕是每人逃不掉一百军棍。他自来最厌恶军中拉帮结派,可不会偏袒哪一方。”
安长卿说这一番话,不只是在敲打他们二人,也是在借机表明态度。
自萧止戈登基之后,雁州军中提拔了不少将士,这些新贵与老贵族自然难免有摩攃。一方觉得自己是陛下亲信,行事多有张扬;一方觉得自己被打压,犹有不甘。虽然目前暂时还未爆发出矛盾来,但只看这小小冰嬉演练,两方人马泾渭分明的模样,就知道积怨不少。
若是处理不好,怕是双方积怨会更深,由这小小的冰嬉演练,变成新旧两股势力的抗争。这并不是他与萧止戈想看到的局面。
“雁王说得不错。”
后方忽然由远及近传来一道浑厚声音,却是萧止戈揹着手走过来。他眸色微沉地瞧着跪地的二人:“雁王心软,只罚你们十军棍,朕暂且饶你们一回。若是下次再犯,自己去领一百军棍。”
说着又去看边上的齐巍:“还有你,一同领十军棍。”
齐巍大冤:“陛下明鉴,臣可没打架生事。”
萧止戈冷冷一笑:“你莫非没有拉偏架?”
齐巍:“……”
拉偏架还是拉了的,到底是自己手下士兵,人心难免有偏。齐巍苦着脸跪在二人边上,蔫蔫道:“臣认罚。”
萧止戈下颌微抬:“现在就去领罚吧,朕看着。”
三人只好哭丧着脸去领罚。十军棍对练武之人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难堪的是当着众人面挨打,实在丢人。偏偏萧止戈好像能看透他们心思一样,还特意派了韩彰跟去,大声将安长卿的一番话语重述了一遍,之后才尖着嗓子道:“行刑。”
三人一人趴一条板凳,因皇帝在不远处盯着,行刑的将士也不敢放水,每棍都打实在了。
申屠良看着旁边的齐巍,幸灾乐祸道:“陛下果然圣明,叫你下回还拉偏架。”
齐巍咬牙切齿地放狠话:“老子下回不拉偏架,直接揍你信不信?”
“齐巍再加十军棍。”萧止戈冷酷无情的声音传过来。
齐巍:“…………”
参将都有些不忍心了,劝说道:“齐将军你少说两句,这事是我们连累你。”说着又去看申屠良,道:“这事是我们的错,我向你道歉。咱们先齐心把阵形排练好。若是还有不服,抢等时咱们再比一回。”
申屠良梗着脖子:“比就比,我们虽然没去边关杀北狄,可也未必就比你们差了。”
说话间军棍已经打完,三人捂着屁股被扶下来,气氛倒是比先前融洽许多。
齐巍忍着屁股痛重新给将士们打乱了编排队形,之后再叫他们开始演练。
萧止戈与安长卿在边上看着,低声道:“这申屠良倒是个敢说敢做的,性子也直。不知道若是去找申屠老将军讨人,他肯不肯给。”
申屠家是旧武将世家,几乎辈辈都有男丁投军。申屠孛年轻时也曾马上杀敌,儿子申屠胥如今镇守肃州,唯有这个独苗苗孙子没有从军。申屠孛为人聪明机警,难得是看得清形势。自萧止戈登基后,他就自请归家荣养,更是几番暗示申屠胥手中的兵权亦可随时上交。萧止戈虽确有收回兵权之意,却并不准备卸磨杀驴,借此机会提拔申屠良以弥补申屠家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申屠良一身好武艺,若是当真不想让他投军,当初就不会叫他学武了。”安长卿道。虽然不知什么原因导致申屠良没有从军,但他觉得申屠老将军还是希望孙子能继承祖辈事业的。
萧止戈点点头:“现在说此事也还早,不如日后再议……”
说和他又换了一副略有哀怨的口吻道:“朕独守深宫六七日,雁王真是好狠的心。”
不妨他忽然说起这事,安长卿不自在地咳嗽一声:“明明满打满算也才五天。”
萧止戈不依不饶:“六天也不短了。喏喏打算何时回宫?若你再不回来,我就要住到雁王府去了。”
安长卿耳朵一热,瞪他一眼:“我又没说不回去。”
“那便今晚回宫好了。”萧止戈趁热打铁道:“我叫韩彰先把安珩和安珠接回宫去。”
两个孩子回了宫,就不怕安长卿不回。
安长卿其实也有些想他了,晚上一个人睡虽然清净,但冬日天冷,他又畏寒,即便屋里烧了地龙,晚上睡觉时手脚也还是冰凉的。往常萧止戈在时,可以将他整个圈在怀里,热乎乎像个大暖炉。现在没了暖炉,两三日还好,日子长了他还真是不习惯。
“急什么,今日不早了,明日再回吧。”
萧止戈心满意足地笑起来,手掌拂过他的鬓发,低声道:“那今日朕就宿在雁王府,明天与雁王一道回宫。”
不亲自把人捉回宫里去,他实在是不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邺京小报:听说雁王跑啦!
怂怂:没有的事,再瞎说就封了。
第114章
看完冰嬉演练, 二人便回了王府。回去之时正瞧见王府偏门处停着三辆马车,下人正一箱箱地往外搬东西。安长卿找来人一问,却原来是南边的商队返京了, 带回来不少南地的吃用之物, 周鹤岚特地叫人送了过来。
安长卿他们回来时箱笼都搬得差不多了,进去一看,院子里堆了十好几个木箱子,除了各式布料, 另还有不少胭脂水粉并珠宝头面。再剩下的就是一些搜集的孤本古籍、上好笔墨纸砚以及奇巧玩意儿。
萧止戈道:“周鹤岚倒是有心。”▒本▒作▒品▒由▒思▒兔▒在▒线▒阅▒读▒网▒友▒整▒理▒上▒传▒
安长卿打眼一瞧,这些箱笼送给谁都标记好了的,绫罗绸缎与脂粉首饰自然都是余氏与安娴钰的, 余氏的布料多些, 头面首饰都是贵重大方的金玉款式。安娴钰的则是头面多些,多是各色鲜亮颜色的宝石所制, 还兼有不少胭脂水粉。另外那一箱子古籍也是给安娴钰的,安长卿瞧了一眼最上头的书名,隐约记得安娴钰提过这书名。再有笔墨纸砚以及一些奇巧玩意儿, 则是给安长卿和小太子小公主的。
确实有心的很, 安长卿心里对这个未来妹婿略微满意,道:“把这些箱笼都送去寿安院和轻漪院,就说是鹤岚公子送来的。”
下人奉命将箱笼搬下去。
萧止戈又道:“我听说周鹤岚参加了这次的乡试?”
“嗯, 他想走科举出仕, 我觉得为官比做生意更适合他。左右现在翡翠矿转到了明面上来,也不缺人手。”
萧止戈登基后,从前暗中开采的翡翠矿也转到了明面上, 由梁州常在昌主持开采诸事,之后供应送往各个州郡。所得之利八成进了国库。而周鹤岚将从前培养的人手都移交给常在昌后, 自己便回了邺京备考。
自上次接风宴与安长卿一番恳谈,没几日他便寻摸了一处距离王府不算远的宅子,和周母一起搬了出去,之后他专心备考,虽然少至王府拜访,但走动却不少,时不时便派人往王府里送些吃用之物。
周鹤岚是个聪明人,在南地售卖翡翠原石时,自己也经营了不少人脉,置办了许多产业。如今虽未出仕,但家财却颇为丰厚。
萧止戈也觉得周鹤岚是个人才,颔首道:“前几日季安民还同我说,乡试结果就要出来了,看地方考官送上来的卷子,倒是有几个出类拔萃之人。说不得这一届会试,会比往年更j-i,ng彩些。”
他登基之初,为了吸纳人才,特地下令开了恩科。季安民为主考官,十月间各州郡方才加开了乡试。等乡试结果出来,明天二月中旬便要举办会试。
安长卿对周鹤岚很有信心:“说不得那几人里就有周鹤岚。”
萧止戈虽然觉得不是没有可能,但见他如此信任周鹤岚,又忍不住有些吃味,低声道:“喏喏怎么就如此笃定?这么相信他?”
安长卿斜他一眼,皮笑r_ou_不笑道:“我当然要信他,他可是雁王府看中的准女婿。”
“……”萧止戈摸摸鼻子,轻咳一声道:“周鹤岚倒也配得上娴钰。若他真能金榜题名,我亲自给他们赐婚。”
安长卿笑起来:“那臣先代娴钰谢过陛下了。”
萧止戈牵着他的手往正院走,又忍不住附在他耳边低低道:“你妹妹就是我妹妹,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雁王若真要谢,不如拿出些诚意来……”
他的声音几乎是气音,温热的呼吸打在面板上,激起一阵细小的战栗。两人分开数日,已许久没有亲近。安长卿心里起了些涟漪,但转念又想到萧止戈空旷数日,真要遂了他心意,恐怕会一发不可收拾。便侧了侧脸躲开他狎暱举动,眼风斜着他道:“既然如此,那便不谢了。”
没能讨到好处,萧止戈也不失望。与他回了屋里先后洗漱后,便早早催着人上床歇息。
屋里烧了地笼,两人穿的寝衣都不厚,萧止戈像抱孩子一样将安长卿整个圈在怀里,又夹住他的腿脚,与他严丝合缝地抱做一处,耳鬓厮磨。皇帝陛下孤枕数日,这会儿终于将人抱到了怀里,不由舒服地喟叹出声。
安长卿也觉得极舒服,男人天生火气旺,冬日里像个大火炉,浑身上下都是热乎的。他容易发凉的手脚都别妥善地捂着,半点凉意都没有。
只是两人都是年轻男子,又旷了数日,便有些干柴烈火的意思。安长卿一开始想着只是